教育时评:向变味谢师宴说不 莫碰纪律“高压线”

2016-08-02 08:39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教育时评:向变味谢师宴说不 莫碰纪律“高压线”

七八月份,随着中考、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下发,各地的升学宴、谢师宴又开始热了起来。近日,全国多地纪委都下发通知,狠刹歪风,向违规升学宴、谢师宴说不,同时,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紧盯暑假、学生毕业、教师节及学校开学等重要节点,对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尊师重教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生考上了好学校,家长设升学宴、谢师宴庆祝,邀请亲朋好友来热闹一下,本来也是人之常情,为什么中央各级部门要对此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原因很简单,如今不少地方的升学宴、谢师宴早已经变了味儿,不再是单纯的人情往来。有的领导干部借机敛财,收受高额礼金,成为利益输送的隐形渠道,有的老师通过赴局“谢师宴”来获得一些现金形式的谢礼,给师生关系罩上了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更有腐败之嫌。

当然,不排除有的人办升学宴、谢师宴确实并无违纪之心,只是想单纯地热闹一下,或是抹不开人情往来的面子,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都必须要绷紧纪律这根弦,依法依规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因小失大,为了过人情关而触碰纪律“高压线”。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严禁违反规定办升学宴、谢师宴,但是,各地仍不断有违规案例出现。有的案例看上去近乎荒唐,重庆市一干部为给女儿办“升学宴”,居然提前和老婆离婚,操办宴席30余桌,共收受141人的礼金3.59万元。现在他已被单位辞退,并且还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为了办个升学宴,居然不惜假离婚!可见,他们心里未必不清楚这是违规之举,从收礼金的数额来看,也确实算不上很高。之所以会触动“高压线”,本质上还是因为认识不到位,没有绷紧纪律这根弦,心存侥幸,也忽视了纪律的威慑力。要知道,哪怕是花自己的钱,也是助长了铺张之风,违反了党的纪律。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阵风”,党员干部如果认识不到位,纪律意识不强,早晚会出现踩“红线”、触“高压线”的问题。

所以,要刹住违规升学宴、谢师宴的歪风,除了强化监督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硬招之外,还需要加强教育提醒等软招。除了通过常规的倡议书、微信、QQ群等多个渠道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提醒,加强认识,纪检部门还需要重点盯防,对有升学子女的党员干部和教育系统党员,进行个别谈话,提醒注意,这样才能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谭 敏)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