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 /
少年病房拿出道歉信
后悔没当面念给杨老师听
前晚到达成都时,已是深夜11点,父子俩在宾馆住下。昨早8时许,两人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病房。越到医院,小武的表情越沉重,“亲戚们告诉我,网上很多人说要枪毙我,有的还说要把我拉到监狱去。”
到达医院时,成都商报记者问他,愿不愿去见被他伤害的杨冬玲老师。他点了点头,“想去。”刚一进病房,杨冬玲母亲就认出了曾到过医院的李东,看到躲在李东身后的小武,她愣了一下,脸色一下黑了下来,一边哭一边说:“你自己来看一下嘛。你把人烧成啥子样子了,你怎么下得去手?!”
小武有些不知所措,紧张地往墙角里站。杨冬玲的妹妹和姑姑激动地边用手将小武往病床边推,边揭开病床上的围布,让少年走到床前看清楚“自己造成的后果”。掀开围布,刚做完植皮手术的杨冬玲上半身涂满了药,脸上也没有完整的皮肤,小武站在杨冬玲身边,保持着他被关在家中这两个月来固有的表情。
“你走!你走!”面对小武,情绪激动的杨家人说。小武仍然沉默,他掏出一封信放在病床旁的桌上,然后一步步挪出了病房。
李东仍然站在病床边,独自面对杨家人的指责。“没有请他们原谅,就是来看看杨老师,表明我们不是不关心不出面。”
小武留下的信里写道:“尊敬的杨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伤害您。何况您还是一个跟我素不相识,毫无过节的人民教师。我好后悔,我伤害了您。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做任何犯法的事情,更不会伤害您。杨老师对不起,祝您早日康复,恢复以前的容貌,回到您以前教育那些高山里面的同学们(身边),让他们以后不要学我走这条不归路,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人才。杨老师,对不起。”
出来后,小武说,信是来之前在家里面写的。他有点后悔,没有当面把信念给杨老师听。
遗憾 /
“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
老师看了道歉信想见少年未果
“两个多月了,你们都没来过一趟,电话都没得一个。”杨冬玲的姑姑推搡着李东,指责他没有教育好儿子,事发后甚至一直逃避责任很少来看望。李东一直小声解释,自己没有管教好儿子小武,家里确实困难,没有筹到多少钱,加上出事后儿子需要看管才一直没来。他一边说,一边掏出带来的3000元现金,“你们先拿到,我回去后会继续想办法。”但悲痛难抑的杨冬玲妈妈不愿接钱,李东半跪着将钱塞到了她手里。
“他说他困难他回去想办法,我们都很理解,但他们要是有诚意,就不会等到今天才来。”杨冬玲姑姑说,这几个月,一直是她们三人照顾杨冬玲,杨冬玲吃不下东西还总是呕吐,令人担心。考虑到杨冬玲的病情和家属情绪,李东没有停留太久。
病床上的杨冬玲显得很平静。因杨家人情绪激动,小武没能近距离地走到病床前,再加上围布遮挡,杨冬玲未看见小武。小武和父亲走后,杨冬玲突然对妹妹杨冬霞说:“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成都商报记者随即将小武留下的道歉信念给她听。片刻后,她艰难地吐出一句话:“给我看看字”,记者将道歉信举到她眼前,她逐行仔细阅读,100多个字,看了足足近1分钟。
“喊他来,我等他。”当成都商报记者询问,为什么想见小武时,杨冬玲沉默了一下,“我想听他念(道歉信)”。在她的坚持下,家属们也同意小武再过来,并表示不再激动。但此时,刚经历了杨家人的激动指责正踏上归途的李东顾及儿子安全,不愿带小武再回去。昨日上午9点,躺了一夜的杨冬玲也需要在家属帮助下翻身,不方便见小武。
“不用了,(以后)我去看他。”杨冬玲低声说道。
女教师
娃娃在哪 我要看看他
小武和父亲走后,杨冬玲突然说:“娃娃在哪,我要看看他。”
成都商报记者随即将小武的道歉信举到她眼前,她逐行一字一字看得很仔细,100多个字看了足足近1分钟。
“喊他来,我等他。”当记者询问,为什么想见小武时,杨冬玲沉默了一下,“我想听他念(道歉信)”。然而,此时小武已和父亲踏上归途。
“不用了,(以后)我去看他。”杨冬玲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