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行李箱” 你准备好了吗?(3)

2016-08-24 14: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行李箱中装带一本好书

大学匆匆四年,课余时间一定要选一些好书读。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

1.《欧洲中世纪大学》:什么是大学?了解中世纪的大学是了解大学的第一步

2.《象牙塔的变迁》:1749年普鲁士“不出版就滚蛋”政策,大学的“官僚化”与“商品化”

学术卡里斯马,源自马克斯·韦伯的论述,意指学术的神秘魅力或巫术性质。

3.《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思想本来是无法量化的,但随着大学日趋市场化,衡量思想的尺度越来越与思想本身无关,而越来越受制于市场的逻辑。

4.《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本书了解中国教育史。

5.《近代中国留学史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

6.《中国教育改造》:教育救国的思想。

7.《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中国教育财政学的第一部专书。

8.《喻园心语》:大学校长给大学生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9.《认识大学》:失去灵魂的卓越。

10.《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一位先行者领你进入美国大学的人生指南。

11.《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追踪报道 轰动全美 普利策奖获得者力作。

12.《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一位剑桥教授看剑桥》: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怎样哺育无数思想泰斗和科学巨匠,剑桥大学800年之际的思考。

13.《大学的人文教育》:回顾我国100多年大学的独特历史,无“人文”不大学,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家,现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张岂之谈中国大学。

14. 《大学国际化的历程》:迄今为止,讨论大学国际化最精彩的一部著作。

15.《大学的治理》:中山大学原校长与我国港澳台、新加坡、日本、美国20所大学主要领导谈办学经验。

16.《大学现代化之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洪堡”三原则,极受大学生欢迎的“大学现代化”课程讲义整理而成。

17.《密尔论大学》

本书是一部讨论大学教育的经典之作,虽然成书于19世纪,但其中探讨的内容、观点对我们反思当今大学里的普遍沉疴仍然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18.《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文化特权的视角看大学,不同社会阶层在教育面前的不平等。

19.《通往精英之路:法国大学校与中国留学生》寒门难出贵子,至少对于法国精英教育是这样。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并未伴随着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消失,而且这种不平等的文化根源越来越明显。复杂的教育制度有利于那些熟悉教育体系的家庭。学生获得文凭的价值和水平比过去更依赖于家长的职业。

20.《劝学篇》:日本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论教育。

21.《大学的声音》:原中山大学校长采访21所名校的24位校长书记。

22.《高职的前程》:职业教育关系国家未来。

23.《大学的走向》作为社会组织,大学与教会一样,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是最为恒久的社会组织。

24.《大学的转型》:为普通人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

25.《大学的观念与实践》: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据:腾讯网 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