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全国已有清华大学附中、人大附中、上海中学、上外附中等600余所中学引入了这一课程。
STEAM教育在中国 听听专家怎么说
用STEAM教育推动教育变革
近两年,STEAM教育新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全国不少学校已经尝试开展相关主题的培养活动。而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之后,教育部最近发布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作出了具体和明确的指示。
原教育部211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唐少罕认为,教育信息化尚处于摸索和初步阶段,首先需要学校和老师尽快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研究和制定出符合信息化时代的、未来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内容,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STEAM教育专家、比特实验室创始人、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理事和特聘教授曹伟勋博士谈及《物联网与创客教育》时表示,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学生需要懂得产品、学会产品、创造产品、不断去追求创新,将来是属于拥有不同思维的人。中国教育的现状并不算理想,要培养学生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开启中国的“创客”时代。
学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教师是“互联网+教育”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
中国教育报总编室主任蔡继乐认为,信息化、互联网对教育的改革,不应变成学校仅在硬件方面的加强,而是应该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其中核心的就是“用户思维”。一切改革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打破传统的强调标准化、规模化与流程化的思维模式。
“眼下, ‘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业轻素养’仍是普遍现象。”教育界人士认为,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有能力将教育学科转变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展现在学校、家长面前的将是立体的、全景式的学生发展评价,而不再是仅凭一纸成绩单对学生能力、对教学效果下定论。
作为科技企业代表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前首席安全官、制造全球首款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人身安全设备的裔云天认为, 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而中国急需从幼儿园、小学时期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这种综合型能力,而并非是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处于主流的填鸭式的理论、技能灌输。。
中国现在兴起的STEM教育又是什么情况呐?
目前国内一些机器人机构将机器人素质教育做成了机器人应试教育,将STEM课程做成了纯粹乐高搭建课程,表现在三方面:
教育理念误导:使用乐高教具器材平台的“乐高”品牌旗号,恶意误导中国家长区别于教具器材的品牌而不是STEM教案本身,宣传乐高搭建课程,避谈STEAM教育课程才是教育的本源
教学方式偏颇:老师做模型,教搭建,孩子亦步亦趋按步骤学搭建,孩子的课堂目标只有动手搭建,缺乏动脑探索,这违背STEM教育“动手动脑的探索式”教学宗旨。这在大课堂教学中尤其明显。基本上超过10个人的班级,一般老师就没有精力与能力去指导孩子探索,唯有学生模仿搭建,甚至老师干预搭建了。
课程设计拔苗助长:过分强调结果呈现而忽视过程引导,违背STEM教育“畅流理论”。比如将6岁课程给4岁孩子上,搭建模型看起来会比同龄的宏大壮观,以结果取悦家长。但这样课程的难度是超越孩子年龄的实际思维认知能力,孩子的挑战性过大,挫折感过强,孩子自己无法动手和思维,只有模仿老师或者老师帮助搭建,才能完成结果搭建,长期以往,老师工作很累和压力很大,孩子的课程兴趣会下降和生厌。
家长该如何从众多的机构中给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呢?有什么评判标准呢?
如果是这样的机器人教育学校,您就可以放心选择。
1、真正的小班教学:不超过5人/班。
2、与众多公立小学合作:机器人课程走进校园。
3、美国为教育研发基地:美国主研团队。
4、独立开发的机器人课程体系:针对中国教育国情研发。
5、多元化课堂:具有独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