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左)主持下全通教育集团董事长陈炽昌(右)与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中)同台对话
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场景下,凭借数据模型可能可以准确地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不再需要考试,每一个方面都能被准确、全面、精准的评估。基于这一互联网技术预测,吴鹰认为未来的教育领域一定会出现BAT级的企业,“当年我们投全通教育的时候,我们认为,把公司带到一千亿的规模是没有悬念的。能不能做成BAT这样的规模的企业,需要很多因素促成。我认为可以,但教育行业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还需要时间证明。”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将迎来的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的升级,更是教育思维的整体变革。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也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在社会背景和时代脉络中,校园CIO正催生出对教育信息化的更多的想象和可能,在科技与教育的碰撞下,校园CIO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所以这个巨大的市场情况下,要核心解决什么呢?就是说教师的需求,其实教师很需要什么东西,是吧?教师其实也需要这些及时反馈,孩子也需要及时反馈,你在讲台上讲三十分钟,现在一节课是45分钟,我讲45分钟的时候,这个教室里面三十个,五十个学生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是说一大半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这是非常不对的,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及时反馈的渠道,你在第二天讲课的时候,来修正,或者是说你,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刚刚讲到了一个孩子在讲的(英文),这种小孩子对双向的反馈,包括刚才我举的例子。李彦宏讲移动互联网第三步,我在想这个第三步的词对不对,如果台下有一堆人,将来的技术百分之百可以做到。我想这个也可以反应到,在大脑里及时的修正这个演讲的内容,但是这是更先进了。咱们先不说那么远的,咱们想第二天的课程里,针对某一些学生或者是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的互动,这些教育和内容本身特别有意思。不是简单的像刚才说的硬件的问题了。你能及时回答的问题,我们在贝尔实验室的时候,如果说贝尔实验室做什么,当然也是做未来的通信的研究,包括及时回答,及时的互动的反应,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