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职业病人”:医学模特像是演员 剧本就是病历(2)

2016-09-07 08:17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揭秘“职业病人”:医学模特像是演员 剧本就是病历

1992年的一个上午,她在锦江宾馆附近和老伙伴儿们练完歌,骑着自行车回位于中学路的家中,在经过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时,一则告示引起了她的注意。

“是要招聘教学指导员,要求不高,大专以上文凭,会说普通话,五官端正就可以了。”时隔24年,82岁的栾晓英仍清楚地记得这张贴在第八教学楼前的告示。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张普通的告示,改变了她之后12年的生活。

“中午吃饭时,我就在想,这些标准我都符合,要不要试试?”吃完饭,她就骑着那辆自行车,来到了第八教学楼。她这才得知教学指导员就是外国人口中的SP。1991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当时还叫华西医科大学,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签订了“临床技能教学语评估”项目,并负责亚洲首批SP的培训工程。

那时,栾晓英对SP的理解就是扮演患者,文工团演员出身又爱好表演的她,很是心动,和家人说了一声,就填表报了名。

可要成为一名SP,并不容易。据华西临床医学院SP负责人周小玲介绍,当时,有100多人报名,经初步筛选,只留下60名进行培训。一个月后,美国专家组对这些人进行验收——一个一个地扮演病人,通过肢体和语言,让医生来诊断其“病情”。最终,只有39人通过考核,成为亚洲首批SP,栾晓英就是其中一个。

跟她一起选上的,有物理系教授,有技术人员,就是没有医生。“正是这些非专业人士,更像真正的患者,才能锻炼这些准医生们。”周小玲说。

入戏

为了表演更逼真,栾晓英找到医生和身边得过急性胰腺炎的朋友做功课,“走火入魔”般逮着个人就问“有没有得过这个病”。

SP涵盖内科、儿科、妇科、精神科等,栾晓英被分到内科组,并被设定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就这样,她这急性胰腺炎,一“患”就是12年。

对于演员出身的栾晓英来说,演戏可谓是信手拈来,可看着课题组发来的“剧本”,她却有些“卡壳”了。剧本就是两张A4纸的病例,上面写着患者的症状,哪里疼,体温多少度,过往病史。

“病例很简单,只说双手压着上腹,表现很痛苦的样子。”从未得过这个病的栾晓英,自然难以感同身受,刚开始,她有些摸不清如何表现这类患者的痛苦。

为了更逼真,栾晓英找到医生和身边得过急性胰腺炎的朋友做功课,拿着小本子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有时还现场表演让他们来“指导”。“手怎么捂,表情怎样,医生检查时按到疼痛部位的表现,这些都要做到位。”栾晓英说,那段时间,朋友们甚至以为她“走火入魔”,“逮着个人,就问他有没有得过这个病。”有时,她还会跑到医院,去观摩病人们的表情。

虽然都是急性胰腺炎,但不同的患者表现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栾晓英要表演的症状也有细微的差别。每次上课前,她会提前一个星期拿到病例,记下每一条症状。“医生”问起时,能够准确地说出,“但不能什么都说,他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能一股脑都说了。”

而且,回答时,也不能按照病例上来。“医学上,痛分为钝痛、刺痛,但作为一名普通患者,可能不会这么说,要说‘一阵阵的痛’或者‘感觉有针刺一样”。栾晓英一边说着,一边不由自主地演了起来。

整整12年时间,栾晓英都在病房里演着“患者”。

她蜷缩在病床一角,五官拧在了一起,捂着肚子。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走了过来,看着这位只知喊疼的“患者”有些束手无策,支吾了半天,冒出一句,“你哪里疼?”她微微抬起了头,“肚子。”几秒的沉默后,这位“医生”才开始进入状态,开始询问起症状来,栾晓英一边继续叫疼,一边用虚弱的声音回答道。

别看她躺在床上,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不仅要回忆病例上的一条条症状,还得记下所有交流的内容,不是用笔记,而是用脑子记,“几十条呢,可比当演员累多了。”

待45分钟的问诊结束后,她突然恢复正常,利索地坐了起来,一边用笔记录、打分,一边现场点评起刚才的问诊来。“你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应该先自我介绍,还有,这些地方你都没问到……”面对如此大的反差,一旁的“医生”一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入情

前不久,她向医院咨询捐赠遗体的流程。“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从SP 开始的……力所能及地做点事情,就不枉此生了。”

刚涉及该行业时,栾晓英就年近60岁。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她要“装”两次病人,不过,她却乐此不疲,“看着这么多医学学子,从大学走进医院,救死扶伤,觉得很有意义。”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栾晓英对SP这一职业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一个只具备理论知识的学生,变成懂得与病人如何交流,并且能正确收集病史的医生。”

虽然只是退休后的第二职业,栾晓英却坦言自己确实投入了无尽的热情,甚至还拉着身边的朋友加入其中。直到70岁,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SP这一行业。

虽然离开,可这12年的经历对她的影响还在继续。前不久,她向医院老领导咨询过捐赠遗体的流程。“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就是从SP 开始的,一个人的一生,很难惊天动地,力所能及地做点事情,证明自己的价值,就不枉此生了。”栾晓英轻轻地扶了扶老花镜,缓缓说道。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