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大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教练周铁民:改写中国女子撑竿跳高历史成绩

2016-09-07 11:2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周铁民,男,1969年10月生,汉族,籍贯宁波,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练员职称,现任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撑竿跳高教练。2015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15年6月体育总局评为“精英教练”;2014年6月度被亚洲田径联合会评为唯一一位“亚洲最佳教练员”;荣获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贡献奖;

2008年9月授予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贡献奖”;2013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特记“二等功一次”。

周铁民教练在大学期间因表现突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近二十年来,处处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领会讲话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积极投身训练工作。遵守教练员守则,履行教练员职责,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作为田径教学组长,积极组织教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先后两次被评为“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周铁民教练担任撑竿跳高教练员工作十五年来,培养的运动员在世界、亚洲、全国型田径大赛中共获得成年组撑竿跳高项目冠军40余次;青年组冠军6次;少年组冠军8次。在2016年和2015年蝉联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撑竿跳高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2014年荣获女子撑竿跳高田径“世界杯”冠军及仁川亚运会冠军;2013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撑竿跳高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在第二十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撑竿跳高获冠军并打破纪录;2012年第五届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09年第三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14年在全国田径冠军赛及全国田径锦标赛中分别获得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12月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1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09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200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获女子撑竿跳高冠军。

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从12岁开始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从师于周铁民教练。在长达10年的慢慢训练之路上,多数教练认为李玲身材偏高(1.85米),力量薄弱,不是很适合撑竿跳高项目,但周铁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李玲虽然个子高,但是具备撑竿跳高项目运动员所具有的协调性、爆发力、空中技术感觉,最重要的过人之处是:李玲能很好地把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合理结合,这是优秀运动员很难具备的天赋。

随着年复一年的训练,李玲从14岁开始每年成绩递增15公分左右,当成绩提高到4.30米时(当时国内最好成绩)运动成绩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在此高度徘徊近5年,国内大多数教练都认为李玲成绩很难再逾越,提出聘任外国教练来执教。周铁民教练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除了在理论上钻研业务水平外,利用去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短期学习机会,虚心向外国教练请教。周教练认为,国内外运动员先天具备的能力各有所长,应该根据自己队员的身体特点采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的指导思想进行训练,在此观点支持下,周教练善于思考,结合国外队员技术特点,根据李玲风格,对她实施了体能加核心力量训练再合理转化为专项技术所需要的能力。

通过5年的探索,在2013年全运会上,李玲以4.65米打破全国纪录并获得冠军,2015年打破亚洲纪录,2016年多哈室内亚洲田径比赛中以4.70米获得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周铁民教练训练的女子撑竿跳高团队共有5位队员,为了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该团队是按梯队进行建设,一线队员李玲,二线队员陈巧玲获得2014年全国田径青运会女子撑竿跳高第一名,2016年5月以4.30米获得国内田径大奖赛冠军。此外,另三位队员是三梯队成员,成绩在3.80米。

作为一名优秀教练员,周铁民不仅在工作上敬业,而且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除了要求队员在训练中自觉完成训练任务外,每天晚上坚持到体校检查队员学习情况,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以北体大奥运冠军陈中、张国政、张湘祥等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家和学校争取荣誉的精神鞭策学生奋发图强。在周教练的影响下,李玲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被保送北体大研究生并于2014年留任田径教研室担任教师。

周铁民对撑竿跳高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同样突出,先后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校级课题3项,担任教材《田径教学文件的制定与范例》副主编;获得科研成果3项。其中,独立撰写论文“优秀女子撑竿跳高选手李玲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获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周铁民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练员,“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不断突破,不断进取,改写了中国女子撑竿跳高的历史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