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结束下午的工作,开始吃晚餐。
6点20,和留守在家的学生谈谈心、辅导功课。这些孩子和父母相隔山水,独自在家学习生活,要面对太多。吴老师会重点关注这些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排除忧虑解决难题。
晚上7点到9点,两节晚自习的时间,吴文兴老师继续批改当天的作业,同时为第二天备课。 9点下班回到家,吴老师还要研究教材、教法,阅读教育报刊杂志,为自己充电。
11点准备入睡。大多数人每天的工作时长是八小时左右。
纵观全天,吴老师从清早6点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到晚上11点休息。一天中的17个小时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和教学工作中。 这就是匠人精神,怀着对教师岗位的情怀,兢兢业业一做就是25年。坚守着平凡的三尺讲台,默默地扎根在乡村小学。他先后7、8次进城工作机会,但是都放弃了。25年来,在吴老师的教育下,数不清的学生走出农门,能够去更宽广的蓝天里追梦。
吴文兴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130余项成果荣获县、市、省、国家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说课获全国一等奖,2件科技发明作品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参加全国决赛荣获二、三等奖。先后获得“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优秀园丁”、“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全国基础教育科研先进教师”、“巴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教研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国家还有330万,像吴文兴老是这样的乡村教师,他们坚守在乡村教育、基础教育的第一线。长期以来,他们在现有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支撑起我们中国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针对乡村教师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为他们实实在在的做一些实事,形成良好的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