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不愿执教,男老师却不可或缺
与社会的不认可相反,学校对于男老师却是“求贤若渴”,因为一些因素决定了学校中男老师的不可或缺:
①男老师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不可否认,男人和女人因为性别所带来的气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男性可能在课堂教育中会给男孩子带来一种果敢、坚毅、敢于冒险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对孩子的影响,在人生的某一个或者几个阶段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品质一旦形成,往往是伴随人的一生,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工作和家庭,所以在孩子幼儿园以及中小学阶段,男教师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一位老师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男教师阳刚、幽默、宽容、坚韧、大度等特点,本身就是教育学生的一个资源,能让学生性格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没有缺损。
“最直接的表现是‘娘娘腔’和‘假小子’变多。”山东省济南黄台小学副校长张香菱表示,学校缺少男教师就像家庭中缺少父亲,整个校园里缺少阳刚之气,男孩子举手投足间无意的女性化动作、言辞会越来越多,心理承受能力也会较差。
②女教师所占比例过高会冲击学校的人事安排
有媒体记者在调查中得知,近期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女教师怀孕、生育集中,不少学校的人事安排因此面临很大压力。此外,不少校长还反映,一些日常管理、后勤、教辅等岗位,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夜间值班等,女教师很多时候都不便安排,但这些工作又不能不做。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部分岗位也确实需要男教师,比如体育教师岗位。”烟台市芝罘区姜家小学校长杨建维这样说。
③男教师更具创造力,有些学科更适合
不少学校领导都认为,男教师更具创造精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校长管红丽介绍,现在很多男孩子都喜欢玩游戏,而女教师大多对此不感兴趣,因而很难深入引导教育学生。目前,“创客”教育方兴未艾,但很多女教师对此并不感兴趣,因而很难真正走进中小学。此外,女教师大多也不愿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而在对男生的心理疏导方面,女教师也明显缺乏优势。
还有老师认为,“有些学科如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需要教师有缜密的思维和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男教师会比较胜任,而女教师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男教师危机”该如何破解?
一边是大量男生不愿走上讲台执教,另一方面却是学校对男老师需求的巨大缺口,这个困局该如何破呢?专家表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①专业设置多花心思,让更多男生愿进师范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认为,师范院校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专业结构,“体育这些专业,可以多培养一点男生。另外,增设物理、信息这些学科,可能男生就会多一点。”
②提高职业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一些老师表示,要想扭转师范院校“女儿国”现状,必须从让教师职业能吸引男生入手,这才有望拯救“男教师危机”。
也有网友同样表示:“男人在家庭里肩负着养家育子的重任,是家庭的中流砥柱。男教师在中小学的事业发展空间不大,仅有的工资待遇难以满足生活上的需求;不能像大学那样通过职称的评定,提高自己的地位,享受应有的津贴和荣誉。要拯救男教师,就必须合理地提升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待遇,老师们无后顾之忧,才能安心教学。”
③转变观念很重要,“男老师”需要受重视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则认为,要破当前的困局,还要改变固有观念,“不少人认为男人就是做大事的,小学工作太琐碎,这样的社会舆论会影响男性进入这个行业的积极性。”
④增强教师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性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认为,要吸引更多的男老师,甚至更多优秀的人进入教师行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专业化。“不仅会教书、教好书,还要在一堂课内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传递。”他表示,要让教师的职业像医生、律师那样变得有挑战性和专业性。只有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富有挑战性,男教师才不会过早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