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个小寨子,出了10个博士100多个大学生(9)

2016-10-09 15:12 贵州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贵州这个小寨子,出了10个博士100多个大学生

他们均来自马家寨,并且是亲兄弟。

马光煌进入物理学院学习然后转入文学院,1947年为避免国民党反动派追杀,改名毛达志,成为一级剧作家,其代表作丝弦剧《空印盒》,先后在中南海和朝鲜演出,1960年被拍成电影。

马光灼则进入农学院学习,在这之后,他当过老师,又到贵州省农科院工作,成为园艺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最后任所长。

这两兄弟考入浙江大学,在当时偏僻的马家寨来说,无疑是个重磅消息。以至于在之后的很多年,父母在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都会拿这两兄弟举例,告诫他们只有读书才会出息。

在马邦常看来,盛产博士的主要原因就是榜样的力量。

马邦常把这种耳濡目染用三个字概括,“看、比、学”。榜样的力量还包括,扶持立志读书但又家庭贫困的年轻一辈。这种对年轻一辈读书的扶持,一直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