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学"小豆包"国庆有点儿忙 怕掉队,家长突击报班(2)

2016-10-11 08:18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入学

理由①

为了培养学习习惯

在不少校园门口,记者注意到,一到放学时间,就有托管班和课外班的销售人员拿着小广告穿梭于等待孩子放学回家的家长人群中,有的还举着广告牌,上面直接标明了托管班的价格。

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报名参加托管班就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太集中,而且做作业容易出现拖拉的情况。有时候只需要写十几分钟的作业,孩子一拖拉可能一个小时都做不完,所以就给孩子报了托管班,让那里的老师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坐得住,至少可以全神贯注地写完家庭作业。

理由②

担心输给别的孩子

记者注意到,刘先生为了给女儿报课外班的焦虑心态并不是个案,在一个关于小学教育的论坛上,不少家长都在讨论让孩子就读哪家机构的课外班,还有的家长发帖寻求网友的相关帮助。记者发现,不少家长给孩子们报课外班的动机各种各样,有的家长认为一年级因为学习比较轻松,想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家长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暇照看孩子的课业,不得已选择将孩子扔到课外班,还有的家长是因为担心“输给别人家的孩子”。

而在论坛里,不少家长在报课外班的问题上,选择了英语,一位家长说孩子6岁了,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没学英语,和周围的家长接触越多,越来越感觉孩子耽误了。所以经过对比和慎重选择,给孩子报了一个英语课外班。尽管如此,家长还是一个劲儿担心:“现在6岁了,听人说,已经错过了训练英语思维的最佳时机,只能盼着能跟上应试的脚步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之前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直什么都没有学,直到有一次碰到一个同样上一年级的孩子。“听说人家的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英语,这些年好几万,上次跟六年级的小孩一起去学英语课,六年级学生都不认识的单词,人家就会,这就是差距啊。”

反思

作业少了 为何报班愈演愈烈?

记者发现,不少给孩子报课外班的家长在报名前并没有征询过孩子的意见。为此也有家长建议,只有孩子想补的课去补才是有意义的,有成效的,作为家长,只承担了帮助的角色。“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作为家长,怎么能硬把它变成自己的事情呢?所以不应该擅自给孩子报班补课。”

一位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告诉记者,其实纯粹的快乐教育是不存在的。所谓快乐教育,其实就是将被动填鸭式的教育变成让孩子主动学习。“拿语言教育为例,我们不再仅仅教他掌握语言,而是设置各种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发现只有学好了语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孩子们就会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

一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的教育虽然由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浅、课余时间又多,再加上周围其他家长不停给孩子加码,导致给孩子报课外班的现象愈演愈烈。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外班的额外补充,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孩子的学习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她建议,家长在教育中不需要盲目地跟风给孩子报各种班,应该针对孩子薄弱的科目有的放矢,这样才不会招致孩子反感。“虽然我们常常说要看孩子的兴趣,只有产生兴趣,孩子才能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但是一些兴趣的形成也需要家长进行被动式的培养。”(记者 李环宇)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