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已经进入微信时代。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用于家校沟通的微信群,老师发通知、留作业等变得方便快捷了,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孩子的在校情况。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微信群也一样。老师与家长交流越来越离不开“班级微信群”,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班级微信群”开始变了味儿,炫富的、晒娃的、拉投票的、搞推销的、做股票的……
班级微信群该怎么做才能不变味儿了呢?笔者认为,班级微信群实质是一个“工作群”,因此要讲“点”与“面”的辩证统一。
所谓的“面”,也即班级微信群是面向同一班级的所有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老师可以在那里发通知、留作业,也可以组织大家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但前提是班主任老师是这一新媒体的总编辑,群内公开发表的信息,都必须由班主任老师“签发”之后才可上线;而对于受众来说,进群浏览,就相当于“读报纸、看电视”,只可单向地“接收信息”。如此这般,班级微信群“面”上的信息内容不存在“掺杂使假”,不存在被那些炫富的、晒娃的、拉投票的、搞推销的、做股票的所淹没——坚持“面”的“统一性”,要作为班级微信群的一项“群规”,大家都得自觉遵守。
再来说“点”。一个班级微信群,老师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同学之间,大家都是朋友,当然应该有信息交流。但这种“信息交流”,无论是春兰还是秋菊,无论是香花还是毒草,都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点对点”单聊。这种“点对点”单聊,聊得来,可以“相互促进”,而聊不来,“话不投机半句多”,沉默不语就是了——坚持“点”的“开放性”,班级微信群里的“单聊”,当有言论自由,当有“尊重与包容”。
班级微信群并非“休闲群”和“娱乐群”,“点”与“面”的交流是辩证统一的,“面”上讲究的是“公共属性”,而“点”上体现的是“私人定制”,两者统一于班级微信群的大旗之下,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要有一位优秀的“群主”,因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二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群规”,尤其是关于“面”的相关规定,这叫“有规矩,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