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什么组织考后家长会
不透彻理解这6条,你这家长会就白开了。
1、创造机会,让老师对孩子的家庭氛围有个直观认识
老师想要对孩子的家庭氛围有清晰认识,一定要通过家访吗?不见得,对资深教师来说,家长会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通过观察家长的穿着、谈吐、礼仪,可以观察孩子父母的素养,观察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没有良性的亲子互动,观察孩子在家有没有一个静心学习的环境。老师可以据此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辅导能力、见识与胸襟,从而有的放矢地在孩子现有的家庭条件下,拟定孩子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2、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特点,以利于配合老师
家长在了解了老师的教学特点以后,有利于有的放矢配合老师。比如,年纪大的老师可能教学很细致,对孩子扶持得比较多,那么家长就要多在开拓孩子的思维方面下功夫;年纪轻的90后老师可能思维比较新奇跳跃,有利于引导孩子思考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性问题,但可能对孩子基础知识的关注就不够,家长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3、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成绩在整个班级里的位置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已经不准搞成绩排名。但考试之后,老师也会对孩子们的成绩做一个细致的统计分析。比如,做出各个分数段的统计,公布整个年级与班级的均分,甚至公布这次考试比上一次大考,成绩提高5分的同学有多少,提高10分的同学有多少。
这样,有心的家长立刻可以估算出自家孩子的成绩在整个班级里的位置、最近的学习状况是否理想,以及整个的学习积极性、能力与效果是不是在向上走。
4、学科老师与家长分别见面,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学科的学习难度都会增大,因此家长会上,学科老师不仅会帮大家总结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更会帮大家理清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对已经带过好几届学生的骨干教师来说,提前将下面半学期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都交代给家长,前几届学长学姐跌进的坑,未来我们的孩子就可以不跌进去。
这些老师交代的关键点,比家长自己买参考书去慢慢琢磨,可高效得多!
5、班主任与家长见面,让家长对班风有个深入了解
千万别以为班风跟我家孩子没有关系!孩子一旦进入集体生活中,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可能大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老师将班风中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对家长做一个通报,为的是让家长回去,在礼仪、品德、纪律、习惯等很多方面,对孩子做一个督促。
要知道,班风是每一个孩子的表现的集合,而每一个孩子的转变,也会深深地影响班风,让它与孩子的成长互为促进,方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6、优秀学子与家长见面,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在家长会上,来自同龄孩子的经验,往往非常有效。听一听人家是怎样预习、怎样复习,怎样总结错题,怎样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会让家长和孩子茅塞顿开。而通过与尖子生的见面,家长也可以看到人家的沉稳做派、清晰表达、周全礼貌,看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最终影响。这就是家长会的额外收获之一。
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们该做些什么
家长会时不要让孩子一起来(除非这是老师特殊要求)
有时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参加的会议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在规划学习技巧,安排学习或者是一些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但,除非有这些目标之外,否则家长和老师间是没有必要分享过多信息的。两者之间的动态沟通有着巨大差别,因为若是有学生在场的话,老师的交流对象就倾向于学生。但作为老师,他们确有一些话是只想对家长讲。
向老师询问自家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
很多人反对家庭学校和网校而选择接受学校教育,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学生能够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对其中一些孩子来说,学校带给他们的主要压力和功课丝毫无关。到了中学,学生们并不想过多的谈论他们的社会生活,但老师却能够给你一些见解启发。
有一个宽容的心态
身为家长,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但是我的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却常常让我失去理性。他们有自由的意志,会做错事,也会做出我不同意的决定。但这并不能说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也这样提醒自己。我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是非的判决者而是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不能够宽容面对孩子的问题,那么,你完全可以离开你自认为受挫实际上却是被赋予权力的家长会了。
带着具体问题和关注点
对老师来说,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我的孩子在班上的表现如何?”因为我们能交流的时间有限,我想能够立刻知道你对孩子的关注点在哪里。
如果可以的话就请分享一些私人信
息有的时候家长要告诉老师,孩子的祖父母不在了或是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宠物,或者是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又或者是父母正在和病魔斗争。这些信息都会对老师有所帮助,因为有时候老师可以明显感到孩子的异常举止却找不到困扰他们的原因。你的小孩有是否做过听力障碍和健康问题的评估,这些是更有必要告诉老师的关于孩子的个人信息。作为教师,我一直和家长致力于监督那些有过敏症,哮喘病,和多动症孩子在药物治疗中的变化。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老师就是你们的眼睛和耳朵。我们能够为你和孩子的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
如果老师没有提供关于孩子的一些积极反馈
就主动去问:你最不想在听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后,伤心或失望的离开家长会。即使是那些行为最差、学习最不好的学生也会有优点,我们老师有义务向家长如实反映。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过的不开心,那么在家当你听到孩子向你转述一天的不如意时,你可以当一个情绪倾听者。你肯定没有亲眼看到你的孩子在吃午饭的时候,在同伴面前演讲的时候,在回答出来一个难倒全班其他同学的问题的时候有多开心。我们应该共同关注他们取得的这些小成就。
告诉老师哪些方法在家里很有效,而哪些又是你需要得到帮助的
你可能会觉得当孩子回家的时候你就必须自己搞定一切,但老师会有方法让孩子在家里也继续更流畅地学习而且一切都井井有条。如果你的孩子早晨出门晚,晚上十点前也没有办法完成作业,一定要请教老师。因为你孩子的很多老师也都是为人父母的。我很庆幸,我可以以“圈内人的视角”来看待如何与孩子有效地相处。我很乐意和你们分享我的观点,因为那些快乐的并且准备充分的学生使我的工作更有意思。
做笔记
尤其当你和不止一位老师交流时,你会得到很多信息,当然你不会一下子消化所有信息。笔记就会帮助你回顾所有你学到的,可以思考老师即将涉及的领域,可以熟悉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你的孩子很有可能经常忘记星期一要交的作业,或者一些其他你需要调整的事情)。
告诉老师孩子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
有些家长告诉老师一些关于孩子的非学术技能,特殊爱好,或是课堂之外的一些热情所在。当我们老师知道了这些之后,我就可以将这些和我所要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得课堂能够更吸引学生,帮助他们感觉到自己参与课堂的重要性。
问问孩子哪些是他(她)们认为需要你问老师或者要讲给老师的
老师经常会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和立场,但有时候也不乏有些孩子害怕跟老师谈话。这时,家长就可以充当中间人,至少也能够促进孩子和老师间的对话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