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叔叔什么时候到”
大学城是一个大地名,显然不能让程永强快速找到梓涵。“你跟叔叔说,还记得更详细的名字吗?”程永强引导梓涵。
“嗯,我好像听婆婆每次打电话时,都说的是安置房。”梓涵终于说出了一点对程永强有用的东西。程永强知道,西永片区的安置房离自己当时所在地约3公里远。不过,西永片区安置房有两个点,70多栋楼,面积不小,漫无目的找肯定不是办法。
“警察叔叔,你什么时候到呢?”奶声奶气的声音又传来了。
“今天你为什么没上学呢?”程永强没直接回答梓涵。
“嗯,生病了,婆婆给我请了假,没去幼儿园。”梓涵说。
“你住几楼啊,平时上楼是不是婆婆背你呢?”程永强继续问。此时,警车已到了两个安置房点的中间位置。
“我们家在6楼。”究竟是哪一栋的6楼,梓涵没说。程永强不死心,继续向梓涵套线索,终于听到梓涵说出“18栋”这个信息。
“你告诉叔叔,平时出去耍在哪里坐车啊?”程永强又问。
“猪儿场。”梓涵说。
程永强这下找到了准确的地址。
“我是警察叔叔,你开门吧”
来到安置房小区18栋6楼周梓涵的家门口,程永强才挂断电话。此时是10时30分,这个接警电话,程永强打了近40分钟。
“梓涵在家里吗?我是警察叔叔,你开门吧。”程永强在门外喊。
吱嘎,门开了,一个穿着黑色棉袄的小萌娃跑出来,打着光脚,一把抱住程永强——他就是拨110求助的梓涵。看到警察叔叔终于到了,这个小萌娃瘪着嘴,又要哭了,程永强赶紧把他抱进家里。
梓涵跳上床告诉程永强,婆婆出去买菜了,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由于婆婆很久没回来,外面又在刮风,自己很害怕,就拿婆婆留在家里的手机拨了110。
随后,程永强开始联系梓涵的父母,同事则陪梓涵看电视。正在这时,一位女士突然开门进来,看到民警后很惊讶,连问“你们是谁”。原来,她就是梓涵的婆婆孙女士。
“找警察叔叔是最安全的”
听完民警的情况介绍后,孙女士很不好意思。她说,儿子儿媳在大学城上班,一家人在西永租房子住,平时自己在家带孩子。当天因为梓涵感冒了,所以请假在家休息。事发前自己去买菜,顺便买药,让梓涵在家里乖乖地玩。可能是自己出门后刮起了大风,吹得窗门和其他东西拍打的声音大,吓坏了梓涵。“我当时手机也没带,完全没想到孩子会怕,平时都不怕。”孙女士说,更没想到的是,梓涵拨110后,警察叔叔真的来了,还陪着他看电视。
“我们学校教了的,遇到坏人和遇到害怕的事情,找警察叔叔是最安全的,电话要拨110。”吃了药后的梓涵躺在床上,乖巧地告诉程永强,“老师说不要相信陌生人,只能找警察叔叔。”(重庆晚报记者 朱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