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教育大咖”为家长“充电”

2016-11-24 08:57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5年34讲“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

如何保卫童心,平稳度过“幼小”衔接?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怎样的家庭陪伴……结束一周忙碌的工作,临逢周末,家长们相约走进“海淀区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教育大咖”的点拨中为自己“充电”,为家庭教育、孩子成长助力。

现场:

名校长为克服焦虑“开处方”

11月19日,300余名家长、学生齐聚一堂,为克服焦虑“看诊”。此次为家长、学生“开处方”的“教育大咖”正是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讲座内,高峰以《克服焦虑情绪,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为题,为在座听众带来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家庭教育盛宴。

克服焦虑,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又来源何处呢?高峰认为,当今社会转型期,家长怀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学生的个性、规律和自然成长,不仅自己困惑重重,对孩子也造成不小的压力。对此,他分别从历史发展、当今新中高考改革趋势、国内外教育情况比对等多方面进行观点陈述,期间穿插多个趣味“小段子”,在博得家长会心一笑之余,更多的是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高峰也特别以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为例,学校本着“什么样的儿童视角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教育”为原则,开展幸福教育。通过课程的构建,以儿童为本位,给他们一个完整的教育。“不是不看重分数,而是更看重儿童的全面发展。”他强调。

经过2小时的家庭教育“视听盛宴”后,多位家长反映,他们从时代发展的视野环境中重新认识了儿童成长规律,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听了高校长的讲座,让我在如何对待孩子成长这一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临时决定今天下午带他去公园放松一下!”袁女士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开讲5年

服务区内外上万家庭

此次高峰校长的讲座已经是“大讲堂”的第三十四讲,它构成了“海淀区家庭教育名家网”的一个群落。据介绍,“大讲堂”自2011年由海淀教育两委一室启动,在5年期间,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33场公益讲座,先后聘请了30余位专家、校长、教师代表为特邀讲师,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晓宁、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等,惠及了海淀区内外上万名家长。

“海淀区作为教育大区,长期以来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大讲堂这个活动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幸福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保障。”谈起活动初衷,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海淀教育新闻发言人乔键如是说。

为了将优质的课程资源分享给更多有需求的家长,海淀区教委将每一场讲座都进行现场实录,随同讲座及时发放。同时,还编辑出版了《名家智慧教子》一书,免费发放给参与活动的家长,最大限度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

主题丰富 “解渴”家长困惑

“我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大讲堂这个活动帮助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提高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幸福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保障。”正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所说,“大讲堂”正发挥着连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纽带的作用,为家长提供“解渴”的家庭教育“处方”。

在活动开展的5年间,“大讲堂”也从“讲什么听什么”变成了“听什么讲什么”。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状况的青少年家长需求,工作人员分类别组织了多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深入到学校、家庭与教师、家长、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最终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置了每场大讲堂活动的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先后举办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怎样学好小学语文”等热门专题讲座。另外,还根据不同时间阶段的社会焦点问题适时组织具有时效性的专题讲座。2012年高考前夕,一场题为“家有考生”的家长课堂,像及时雨一样将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考前指导送到了家长身边,解决了考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可谓雪中送炭。

“应该说我们这几年家庭教育大讲堂的探索实践为整个区域的家庭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个平台起到了连接家长、学校、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这种作用不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表面化的,而是真正把家庭教育做到了群众的心里,搭建了一座学生与家长的心灵之桥,这种效果对我们组织者来说是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说。

下一步,“大讲堂”将继续加强资源统筹,加强与学区和相关资源单位的交流沟通,将讲座送进学区、送进街镇,真正将海淀优势资源送到有需求的地方,做好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