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
“复旦股神”巨亏四成
复旦大学本科毕业,金融专业,13岁入行,这份从业证明吓倒很多人。
董柏宏,1990年11月11日出生,目前就职于前海恒泽荣耀(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业开始时间为2003年。由于未能躲过年初的暴跌,今年以来业绩亏损22.10%,但其管理的基金去年9月成立以来取得了9.3%的正收益,沪深300在这个区间段涨幅为负。
更令人感叹的是,有“复旦股神”称号的刘正泰今年跌落神坛。从2015年牛市借势而起,“2万元借来的本金飞涨到4个账户的7位数资产”,再到熊牛转换期巨额亏损,仅一年有余的时间。
2015年6月从复旦大学财务金融专业本科毕业后没多久,刘正泰辞去了兴业证券交易员的职位,自立门户炒股。依靠大学时期积累起的声誉和人脉,他转身成为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并于今年3月发行了阳光私募基金“复盈1号”。公开资料显示,由刘正泰担任基金操盘人的狄普投资旗下复盈1号基金,自今年3月16日成立以来,在同期沪深300指数稳中有升的趋势下,呈现惨淡的单边下跌态势,到7月29日最新一次披露的基金净值仅为0.636,之后数据便未见更新。
刘正泰在公开信中表示:“我管的正规基金已经亏得不到0.6元,你们众筹的钱在我的个人账户里亏得更惨,从600多万元亏到只剩30万元,加了个杠杆,也有我个人心态失衡的原因”。投资人频频质疑:为什么被追捧的“股神”水平竟然如此之低?入场的时点已经过了股灾,不加杠杆还能亏到净值低于0.6元?平仓线居然能低于0.6?为什么不设止损线?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新闻内存
私募基金总规模 超公募基金3900亿元
基金业协会1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7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8.74万亿元。同期在基金业协会已备案私募基金42263只,认缴规模9.13万亿元。这意味着,10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超过公募基金3900亿元。
10月份货币基金规模缩水是拖累公募总规模下滑的重要因素。10月底货币基金257只,净值规模为41783.15亿元。而9月底货币基金虽然只有248只,但是净值规模却有44329.6亿元。此外,10月份混合型基金规模出现下滑,缩水618.93亿元至1.9455万亿元。
据业内人士分析,私募规模超过公募的原因包括:第一,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日益丰富,私募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策略的丰富催生了规模的增长;第二,国内私募基金获得了合法身份,打消了投资人选择私募的诸多顾虑;第三,近几年私募基金不断创造高收益神话,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第四,货币基金是公募基金规模维稳的利器,但近两年利率持续下行,货币规模持续缩水,10月份相比5月份规模缩水超10%。
随着私募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张,私募行业“二八现象”分化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底,纳入统计排名、旗下含股票策略产品、规模小于10亿元的小型私募达到1046家,占私募总量的87.90%,但是小型私募管理规模占比不足总规模的两成。小型私募中实现正收益的达到387家,占比为37.00%,居各规模私募之首,平均涨幅超20%的达到55家,平均涨幅超30%的达到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