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高校去行政化引关注 去行政化之路还有多远?(2)

2016-11-25 08:22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多地高校去行政化引关注 去行政化之路还有多远?

多地高校去行政化新措引关注路还有多远?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的话题不断,许多高校校长也都曾在不同场合主张去行政化。

山东一些高校将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今年5月,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要以改革用人制度为重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实行高校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并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

据报道,2016年,山东省计划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二级学院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根据《意见》,在高校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制,由高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教辅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总量,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

上海:部分高校将试点取消校级领导行政级别

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上海多所高校也正着力去行政化。

此前2014年9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首批试点7所市属高校名单,包括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据了解,之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一大目的是为了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此举也被看作是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一步。

以上海大学为例,据媒体报道,目前,上海大学有31个职能部门,除学院外,直属机构17个,此外,还有大大小小150多个研究机构,学校将考虑精简机构。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透露,上大党办、校办原有处级干部共14人,撤销党办、校办,成立党政办,现已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减至9人。另一方面,上大还将实施公开竞聘制,实现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后,相关人员的工资体系也要重新设计,把收入与岗位责任、能力、绩效密切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上海印发的《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构建校长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校长职业化建设和向教育家的转型,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遴选部分公办高校试点取消校级领导的行政级别。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作者:吕春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