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笑,你挺住!

2016-12-01 08:41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事件延伸

儿童大病救助3大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葛均泊认为,目前,我国儿童大病救助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三大类:

1 信息不对称

包括受捐助方个人的家庭信息,存在无法核实问题。比如这次罗一笑捐款事件就是很典型地凸显了这种弊端。目前为止,来自官方的证明和数据是比较可信的,比如受助方如果能提供低保证明、困难家庭证明等,但是很多时候受助方出具不了,也不对外公开,这往往就给当事人夸大事实信息的空间,这个案例就是典型。

另外,目前,社会组织之间信息也不对称,在研究中碰到过有一些受助者会选择同时申请多个机构或慈善组织,但机构之间信息不互通。除此以外,社会组织跟民政部等主管部门之间信息也不互通,例如要核实低保身份,只能依靠当事人自行申报,社会组织数据库尚无法与民政部对接。针对这一点,有些机构已经开始探索做一些尝试,比如人口福利基金会已经在做建档绿卡大病数据导入的工作。

2 规模待提升

通过测算,政府救助资金主要用在购买新农合和医保,而用于直接救助的现金很少,平均每人每年1000多元,相对于儿童大病动辄几十万的花费杯水车薪。

另外,整个社会组织行业规模不够,儿童大病救助目前全国只有160多个项目,八九十家组织。而救助需求量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以儿童白血病为例,花费在10万元以上超过了患儿的一半。

3 服务不到位

目前资金救助比较常见,然而服务较少。心理疏导、外围服务,申请救助的流程指导,医疗社工的机构都很少,越是贫困家庭孩子信息接收越不全面,对救助资源不了解。包括报销流程,卫生、民政部门的手续办理等都需要指导。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