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老师”造下的恶果,难道该让所有的老师替其背锅?
“我做幼教刚刚一年,听到身边人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打孩子吗?',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北京朝阳区一幼儿园老师对未来网记者说道,不是所有幼教老师都像那些虐童视频中的老师,他们是教师中的败类,他们不配做老师。但是,“难道这些人造下的恶果,就该由全体教师替他们'背锅'?”
“从虐童事件一次次的被曝光以后,似乎只要孩子告状‘老师打我’,就都是真的。在这样固化的思维模式中,某种程度上,老师就成了“理”上的弱势群体,这样的弱势是建构的,而不是事实。”刘晨说道。
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因为子女上学而发生关系的主体,其背后的逻辑是,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来教育、管理和监护,而学校的职能就是教育,他们二者属于托付与被托付的关系。
刘晨表示,老师作为所谓的“弱势群体”,维权困难,更为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是看护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孩子在学校没有被看护好,那么我就要拿老师试问,包括其他孩子打我家的孩子都不行,老师也难辞其责。如此,家长在接到孩子被打的电话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对老师也打。”
刘晨认为,老师不仅在“理”上是弱势,在“法”上也是弱势。这和整个社会环境有关系,也和事件本身,包括个人,老师对孩子的心态等都有关系。一些老师或许会选择谅解和不追究,就这样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有的老师则会依法追究,可能硬碰硬会带来学校管理者的厌烦,最后老师自己的饭碗不保,还惹的一身闲言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