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教书育人,尤其是培养未来的老师,责任重大;而培养已经走上教师岗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老师更是具有紧迫而现实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悉,自2012年熊晓琳入选首批北京市名师工作室以来,便受到北京市教工委委托,承担了每年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上岗教师的培训任务。
创新培训五大模块,让思政课“来电”
经过反复论证,熊晓琳针对新上岗教师的需求和特点,规划了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思政课建设和师德教育、科研基础能力训练、教学法和基本技能、异地教学等五大模块培训内容,并制订了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这五个模块缺一不可,都是青年老师最需要提升的素质与技能。”熊晓琳补充道。
据介绍,培训期间熊晓琳和学员同吃同住。培训内容方面,她引入语音教学内容,同时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格训练”,突破了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训的学科界限;结合自己亲身经验给学员们开设讲座,让学员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所在。“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思政课来电了!自此发自内心爱上了思政课的教学。”受训学员如是说。
微格训练,为学员教学“全身体检”
熊晓琳介绍,微格训练是教学法和基本技能模块中最具特色的单元,经过了精心设计。具体而言,首先,学员们实景模拟教学过程并录制一段15分钟的视频;其次,在学员自我评课的基础上,邀请富有经验的教学名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一对一”点评,帮助学员找出教学中的优缺点;最后,对学员教学做出整体诊断,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微格训练就像给我们的教学来了一次‘核磁共振’,全方位对我们的授课进行扫描,经过专家点评,使我们这些青年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员沈震如是评价。
异地教学,让峥嵘历史鲜活起来
异地教学也是熊晓琳教学内容的模块之一。她带领学员们奔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和吉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特色的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等环节,使学员们接受滚滚革命洪流洗礼,切身体悟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
“在井冈山,学员们循着八角楼的灯光,感悟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历史情境;重走挑粮小道、攀上黄洋界哨口,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走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限哀思;步入小井红军医院,体悟艰苦卓绝条件下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先驱无比崇高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吉安,学员们走进渼陂古村、东固旧址、富田古镇、永新三湾,领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成长和发展的波澜壮阔历史史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名师工作室落户“云端”,指导不间断
迄今,熊晓琳名师工作室已培训了四期学员,为北京市高校培养了近300多名新上岗教师,成为思政教学领域的一大品牌。学员们亲切地将新上岗教师培训誉为北京思政课的“黄埔军校”。“把大家的正能量积聚起来,并通过正确且专业的方式放大和传递开来,让更多的青年思政教师走得更远,这真是我和我的工作室想做和正在做的事情。”熊晓琳表示。
据悉,名师工作室还创办了微信公众平台“北京思想青年”,开通不到3个月,订阅人数已经超千人,而且人数仍在不断攀升。此外,名师工作室还定期组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如今已历经3年,被称为青年教师的“加油站”,“为期1月的思政课新上岗教师培训给我的感觉就像进入了梦工厂,让我对如何讲授思政课、理解及践行中国梦都有了更深的体会。”学员李厚羿谈到培训难掩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