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第三届科技嘉年华“创新体验”暨科技优质社团展示专场活动成功举行。全校三个校区4000多名学生及家长参与到此次嘉年华活动中来,学校从上千件学生作品中筛选并展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70件。此次嘉年华活动呈现了活动项目与科技竞赛相融合、个人展示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特点。
每一个灵感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
在此次科学嘉年华展示中,孩子们众多精心创作的作品吸引了家长和学生们的驻足。“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灵感都能点燃学生创新火苗。”参观到学校申报朝阳区小学生创新性学习成果奖的作品“可变温饭盒”时,垂杨柳中心小学王蕊主任介绍,五年级学生芮浩恩为解决給生病的妈妈送饭保温的问题,发明制作了这个小作品。
“借鉴生活中的冰箱和微波炉功能,我給饭盒盖加装一个填充有制冷剂的制冷盒,以保证饭盒内的饭菜不变质。同时,在饭盒底部安装了一个用USB做接口的发热片,并用塑料膜进行防水处理,方便妈妈食用前利用充电宝进行加热。”小芮浩恩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
“学校有个爱捡石头的学生,从小就喜欢扒拉路边的小石头块。”王蕊主任介绍,今年的创新作品之一还有二年级学生冯子墨在父母的带领下,走遍祖国万水千山,以产地、特征和种类为内容搜集整理出的岩石标本。
有着像芮浩恩、冯子墨同学一样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的作品不胜枚举。在历时1个月的第三届科学嘉年华“创作发明和创意操作”活动中,垂杨柳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积极上交创新发明作品、用心练习创意操作项目。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在硬币、飞机、纸牌、乒乓球创意操作项目中有方法、有技巧,在科幻画、小制作中体现了孩子的想法设计、展现了家长的创新制作;三、四年级的孩子们,除了参与了个人、团体竞赛项目外,有更多的孩子进行了自主展示,遥控汽车、飞机、四驱车、投石车、木棍黏贴车、塑料拼装车、太阳能蓄电池车,自制木屋、自助跑道、自动取钱罐……五、六年级的大同学,充分展现了对科学知识、科技方法的运用,创造了许多新的纪录:个人赛中,一分钟立20枚硬币、五分钟搭21层纸牌;团体赛中,五分钟并联小电珠10个,五分钟连接多米诺骨牌431块……
在一天的“创新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自豪地带着家长,用辛苦获取的积分兑换着他们喜欢的科技项目。电子徽章制作设计让校徽闪闪发光,橡皮筋直升机组装让飞机冉冉升空,无线电应用体验让户外搜救渐渐普及,机器人拼装、木制小车制作、三D设计打印、四轴组装操控,每一项体验活动都让学生和家长有所收获,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学校科技优质社团的魅力。
软硬件支持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更不开学校的大力推动和辅导教师的辛勤指导。
王蕊主任认为,学生科技教育的有效推进得益于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校领导一直坚持全力保障各项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为此,学校打造了一支包含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1人、区优秀青年教师2人、校级骨干教师3人的15人专职科技辅导员教师队伍。在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在原有两个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增加机器人、单片机、无线电工作室并开发社区活动基地。同时,学校在对家长职业和工作单位进行调研之后,有效挖掘家长资源,借助社团活动时间,将家长请进来讲座、将学生带出去参观。
近三年来,垂杨柳中心小学科技教育收获硕果。全校3个校区的300名教师和4000名学生及家长参与到国家级、市区和校级百余项科技活动中来,获奖人次高达几千人次。今年还有近百名热爱科技的师生代表学校参与了2016年全国科技周的开幕仪式,聆听了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得到了郭金龙书记的亲切问候。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得到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的一致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