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热衷过洋节别丢了自己的传家宝

2017-01-23 08:22 中国教育报

来源标题:教育思考:热衷过洋节别丢了自己的传家宝

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省国培专家组成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所副研究员,曾入选武汉市政府“十百千人才工程”。专注于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过“洋节”成为一种时尚。但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这种时尚是崇洋媚外,这提醒我们要保持教育的理性。

“洋节”火在哪儿

幼儿园课程应该体现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节日教育资源的引入,令幼儿在园生活变得更丰富和多元,孩子们也多了别样的期待和兴奋的体验。反思幼儿园节庆活动,确实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等“洋节”更受幼儿教师青睐,而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为什么“洋节”在幼儿园盛行?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部分幼儿教师年轻有活力,喜欢新事物、好奇心重、易受环境的影响。如受商家炒作氛围的感染,觉得洋节有趣、时尚、更酷,因此将其引入幼儿园。

其次,部分幼儿园希望借过“洋节”之际,帮助幼儿探索世界,体验多元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许多号称以双语为特色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更是乐此不疲,将过“洋节”视为双语教育的特色活动,以此吸引幼儿和家长。

再其次,“洋节”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具有仪式感。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幼儿不仅能够参与,还能感受参与活动后的趣味和快乐。如复活节可以做彩蛋相互赠送,万圣节做南瓜灯玩讨糖的游戏,圣诞节一起打扮圣诞树等待圣诞老人送礼物等。

最后,“洋节”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欲。其实孩子们并不懂得“洋节”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异域风情,仅仅只是借助了“洋节”的外在装饰物和特色活动,如幼儿园万圣节的活动一般为化妆派对、英语故事表演、讨糖果亲子游戏、画脸谱、制作南瓜灯展等,这些装饰物和特色活动不同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因此能令幼儿感到无比的好奇和有趣!

相比而言,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更强调亲情的珍贵和团圆的期盼,满足的是成人精神世界的需要,因而更多的是成人的节日。现在许多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本身也日益淡化,成人都不感兴趣,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幼儿而言,这些传统节日显得厚重有余而活泼不足,同时参与度和体验性不强,幼儿常常在节日里成为旁观者。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