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有充裕的时间。对我们考研人来讲,时间是最缺少也最宝贵的东西,公共课专业课五花八门的书本,繁重的急需记忆的词汇量,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备考资料,我们的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够用,可是再看看身边的学霸们,却能在面对巨大的任务量时做到有条不紊,气定神闲,莫非真的是有“独门秘诀”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可以更加高效迅速地完成任务,主要还是在于他们对时间管理的到位。
1.具体
它指的是目标清楚、明确。你的目标不能只是一个空泛、模糊的大体概念,因为不明确的目标无法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前进动力,要将自己的目标定得更加细化更加具体,比如说,精确到考研的具体院校和具体专业,这样的话自己才能根据具体目标安排具体细化的规划。让自己的目标更具体,前进的路才会更清晰,对时间的利用也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
2.可衡量
它指的是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来表达。就像我们规定自己这一个小时要记多少个单词,完成多少道题目,将任务换成可以衡量的单位,更便于我们检查是否达标,时刻检查自己进度。
3.可达到
它有两层意思:其一,目标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其二,你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目标。简单地说,如果目标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将很容易让你觉得沮丧;如果实现目标过于轻松,则难免让你失去斗志。因此,当我们在确定考研目标或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时,都应该注意你的目标是可达到的。
4.相关
它指的是与你的现实情况相关,不是凭空臆测。这个原则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你可能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第二,确定的目标缺乏实际意义。无论是目标还是行动,都要基于实际情况的基础,高估低估都不行,如果目标缺乏实际意义,那所有的行动都有可能是付诸东流。
5.基于时间
它指的是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细化到具体任务该完成的时间段,包括第一轮基础复习,第二轮强化复习,第三轮冲刺复习,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必须按时完成,不能超过这个期限,给自己一种紧迫感,有压力才有动力前进。当然,这一观点主要基于人是有惰性的,只有规定确切的时间才能激发自我潜能。
聪明的人不是被时间追着跑,而是永远走在时间前面掌控着它,只有对时间有足够好的把控力和利用率,你的效率才会达到最大。这些时间管理规则,小伙伴们赶紧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