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财政部长:依学籍而非户籍随迁子女教育经费“钱随人走”

2017-03-07 13:30 人民网

来源标题:财政部长:依学籍而非户籍随迁子女教育经费“钱随人走”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提问时表示,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经费可携带”,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就是“钱随人走”。

“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全家人一起享受亲情,这个愿望我们应当帮助他们实现。”肖捷表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教育经费为何能够做到可携带?肖捷介绍,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携带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国务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

那么,哪些钱可以随人走?肖捷在发言中表示,主要是有两笔钱:一笔是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够及时获得学生携带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已经按区域实现了标准统一。另外一笔钱,就是“两免一补”资金,也就是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这项政策也将实现全国统一,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作者:孙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