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3月24日讯 近日,北京市航天中学物理力学社团的师生一行20余人走进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与北京空竹博物馆进行为期一天的社团实践体验活动,从实践中感受力学原理,以及生活中的体现、应用。
原来“榫”“卯”是这么回事儿。
没用一颗钉子,就能结实地将建筑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这种力学的平衡原理和受力知识运用得多么灵活流畅呀。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社团师生通过聆听讲解,自由参观的方式感受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在建筑中的体现。社团师生在斗拱实物模型的拼装实践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从材料部件的拆分,图纸的准确识别,部件的粘贴,以及最后的组装,各个组分工合作。短短40分钟,各组都基本完成了斗拱作品。
学生们联系空竹技法
在北京空竹博物馆,馆长不仅为孩子带来了精彩表演,还结合奋斗故事激励孩子们要从小树立目标,吃苦耐劳。在志愿者们的帮助和指导下,社团师生认真学习空竹技法,有几个学生凭借着一点过往的空竹基础倒也抖得像模像样,其他学生也是练得热火朝天。看着空竹在手中飞速旋转,感受着力学动量平衡的原理,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又用知识指导着实践。
航天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课堂知识的外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方式,让学生在看中学,在做中练,在学中思,在练中悟,这也许就是这种外出实践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吧。我们将依托特色科技社团建设,为学生搭建更多外出实践机会,让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为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