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13日讯 4月12日至14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举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方式变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北京十二中国家级课题中期成果汇报、创新人才培养暨同课异构系列研讨活动、专家点评和微讲座等内容。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方式变革”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活动由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和“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协助校共同承办。本次研讨活动旨在落实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BHA150118)研究方案,发挥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和友好协助学校优质课程资源辐射作用,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际之间创新人才培养深度交流,同时也是集中展示"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有效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长李有毅作总课题中期工作报告
4月12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在报告厅举行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方式变革——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推进会。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华,教育部管理德育处处长赵建军,北京市教工委委员、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梅汝莉,德育报社执行总编王晨光,北京教育杂志社主编王雪莉,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婕,丰台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薛红,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张洋,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建宾,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俊山,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联文,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学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常务副院长支梅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张婕代表丰台区区政府发表了开幕辞。她谈到,北京十二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是市级重点学校,也是丰台区乃至北京市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和排头兵。近年来学校秉承求真崇善唯美的办学理念,积极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学校办学质量获得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的高度认可。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为一体的教育集团,被称为首都南城基础教育的航空母舰。
她认为丰台区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与北京十二中作为丰台区的龙头学校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是分不开的。她希望北京十二中要以本次中期检查为契机,在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下,继续认真组织、潜心钻研,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以科研带动教师的发展和提升,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工作过程看成是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切实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李有毅校长从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和达到的效果以及对本课题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总课题组的中期报告。她谈到,创新人才的教育不是特殊学校的教育行为,不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教育,是每所学校、每个孩子的教育。而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又是有差异的,基于此十二中设计了学生层面的分层走班、分项走班、分类走班和学校引领层面的青春导师、学术导师、成长导师,探索并实践了通过教育活动、教学活动两个途径实施的“渗透式创新教育”、“跨学科创新教育”和“专题创新教育”。沿时间轴看是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学课程,沿课程逻辑看是面向全体的科学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及面向个体的卓越课程(学科竞赛等)。
目前十二中已完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总结出了切合学校实际的创新人才甄别方法,摸索出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由“兴趣”到“志趣”再到“志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流程。同时十二中通过“同课异构”、“智慧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探究活动不断改良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科特色教学法,实施教学周开放办学,坚持教研主题月活动,成立了“萃智科技创新研学中心”,打造出了一批培养创新人才的骨干教师队伍,实现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一体化推进。在课题的有力带动下,学校各方面发展不断上台阶,学生家长的满意度逐年上升。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对北京十二中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创新教育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北京十二中人才辈出,在这个催人奋进的新时期,他们踏踏实实致力于教科研创新,不畏任重道远,是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正能量。《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课题的定位具有现代性和时代性,理论上引进了国外的三环创新概念,注重中西结合,实践上又具有榜样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从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处处体现了穿越和融合的思想,使得教育生态更繁荣更有生命力。北京十二中学科宣言的提出,说明了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经深入到了每一堂课。而面向整体、群体和个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说明了学校能够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获得。相信在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启发学生的思维等方面,北京十二中主导的这个课题研究会走得更远更扎实更硕果累累。
领导和专家们也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李有毅代表总课题组对领导和专家们给予的高屋建瓴的评价和充分肯定和鼓励表示感谢。她说,今天的会与其说是一个课题的汇报,不如说是一堂非常难得的教育思想课,让我们汲取了营养,获得了启发,获益良多。后期课题组将高度重视各项建议和意见,在实践动态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十二中人将始终以教育情怀来做教育,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科学育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