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低龄留学年龄段发生变化

2017-04-19 16:14 北京晚报

2010年以前,低龄留学群体的概念是指年龄在13至19岁青少年在高中毕业或初中毕业后被家长安排到国外读本科或高中。但是,近年来,留学趋势越来越低龄化,低龄留学群体的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往往是指尚未高中毕业就被父母送到国外读中、小学的青少年。

这是新东方日前发布的《2017中国低龄留学调查报告》重新“定义”的低龄留学群体,并且明确指出,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的未成年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周成刚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本科院校,尤其是顶尖大学将“橄榄枝”抛给了在美就读中学的中国留学生。一方面,由于这些中国学生在美国中学的表现都有真实的记录有迹可寻;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教育相比,美国中学教育更倾向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通过在学术、艺术、运动等方面的训练,全方位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勇于创新。很显然,在美国读中学的孩子在这方面占据了绝对的录取优势。

事实上,低龄留学生家长的确充满了对“名校”的预期。数据显示,大学本科和高中是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出国上学的主要阶段。低龄留学学生家长认为,海外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以及开拓孩子事业。已经赴美留学的学生家长则希望,低龄留学经历能够帮助孩子日后申请到国外顶尖大学和更加融入国外文化。

调查显示,人身安全、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已申请或已赴美留学家长的主要顾虑,有留学意愿的家长对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住宿方面的顾虑相对较多。相反,低龄留学生家长往往忽略了子女所处的青春期和叛逆期。

《2017中国低龄留学调查报告》特别指出,对孩子而言,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文化冲击及学业和生活的挑战,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心智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对家长而言,低龄留学的孩子的成长步伐相对加快,身在异国他乡,孩子的思想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可能与父母大相径庭,留在国内的父母如何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如何与孩子维系情感的纽带和链接,并能与之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成为了摆在很多父母面前的难题。

当前,关于低龄留学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使得准备低龄留学以及家有低龄留学生的父母们更是忧心忡忡。其实,几乎每一个低龄留学生失败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暴露出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偏差。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低龄留学的成功与否。

新东方前途出国执行总裁孙涛认为,低龄留学最大的风险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孩子无法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导致越来越跟不上学业;也有孩子因为无法融入环境而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最后不得不停止学业回到国内。如果孩子内心不认可国外教育机制或者不希望早早地离开父母,家长一厢情愿地逼迫孩子出国,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对于低龄留学的成败,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才是最大挑战,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去更好地迎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也可以更好地化解文化差异反过来对家庭沟通的冲击。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