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在英澳顶级名校留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7-04-20 08:31 北京晨报

很多同学对海外的留学生活充满向往,觉得是一个开阔眼界、提升自身含金量的极好方式。但也有些同学觉得,留学是个未知数,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名校本身就很不容易申请,而即使进入名校后,又怎样才能迎接挑战,顺利毕业?

笔者从事留学教育十年,也曾有幸就读于世界排名前50的英国大学。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中西方教学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中会遇到的几大困难。

第一、对语言能力要求高。以雅思为例,虽然英澳的大学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对雅思的要求从5.5到7分不等。但实际上,往往是拿到7分以上的中国学员,才会学得较为轻松,因为7分以上标志着能用语言流畅交流。如果不能用语言进行流畅交流,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够,在去到国外之后,会经历一个漫长和痛苦的适应过程。

第二、对专业词汇的要求高。在国外求学的时候,除了英语的日常交流词汇之外,还会遇到很多的专业术语和标准措辞。这些词汇非常有用,能帮助学生在未来工作时,精准地在国际平台上交流信息、建立信任。但是,这些词汇纷繁复杂,如果在出国后不去主动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强化积累,容易感到晕头转向。

第三、对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高。自主学习在英文中叫“independent learning”,包括不拘泥于课本、教师和教学大纲,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资料来源和运用知识的角度和广度等。在西方的大学中,老师不会像中国教师一样,苦口婆心地管教学生、细致地辅导和要求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安排学习过程、独立思考。突然置身到这样一种没人管的环境中,中国学生,特别是低龄的学生,往往容易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做计划和约束自己,也不会去主动寻找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第四、对思维和交流能力要求高。西方课堂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式为主,老师主要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和议题,而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辩证思考、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积极参与到讨论和演讲中,分享各自的观点、互相学习、互相打分。这其中培养的交流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对未来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但这对刚出国的中国学生也是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传统的中国式教学使得中国的孩子们养成了上课安静记笔记的习惯,不爱主动发言,缺乏讨论和演讲的技巧。

针对这些困难,新东方国际预科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中外教团队和带班导师团队,会运用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英文结合的环境下,帮助学生慢慢适应、慢慢过渡。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合适的语境下运用专业词汇的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学习的各项技能。帮助他们渐渐脱离中国传统教学的束缚,经历一个科学的过渡,去迎接未来在海外的留学挑战。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