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5月9日讯 为进一步倡导和营造海淀区教育家办学氛围,发挥育英学校党政合力保障学校快速发展引领作用,以启发、带动更多书记、校长以教育家理想、教育家情怀、教育家担当走向“教育家办学”之路,9日,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育英学校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育英学校召开。
会上,育英学校党委书记严华、校长于会祥作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党建实践和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智慧。
严华在报告中讲到,学校党委发挥组织建设优势,党政同向,从文化建设入手,将红色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校园环境建设中,丰富育人资源,为师生注入精神之“钙”。
在日常的工作中,党委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党建创新,将支部建在年级,在扁平化管理的重要基层单位中形成了党政工联动机制,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教职工“在组织中成长、在专业上发展、在奋斗中成才”,用看似“无形的手”,实现了对教职工的引领、践行做立德树人的守正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于会祥表示,一个学校没有了根与魂,就不会再有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报告中他从“文化有脉,学校有魂,教育守正”、“学校常态管理常管常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一贯制办学的优势”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育英学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动因。于会祥说,一个学校的复兴和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一个学校几十年积淀而成的优秀文化是这个学校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育英学校就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学校。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的题词“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是学校全体师生铭记遵守的校训,也是学校传承和发展的。育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的学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管理跨度之大、各学段要求的差异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九年一贯、全程视野”的系统观念下,学校领导班子注重“一贯、融合、衔接”的顶层设计,变挑战为机遇,变困难为资源。基于育人目标,构建了“育英学校阶梯性行为习惯指标体系”;在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为三大支柱的、满足全校1-12年级学生综合发展为宗旨的课程体系。为了实现育人目标,学校从2013年起,制定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评价工作,将学生评价视作促使课程“落地”的有力杠杆。
研讨会的教师访谈环节,杨冬梅副校长、杨树滨老师、赵佳老师、肖悦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以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成长、发展。通过这四位干部、老师的讲述,与会者深入地了解了育英学校近几年快速发展背后是全体育英人团结拼搏、同舟共济的结果,也进一步认识到党政合力和谐一致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肯定了育英学校在几代育英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育英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形成了潜心育人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严华、于会祥在育英学校近年的发展中所做的努力。她表示,海淀区教工委、教委还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名校长通过现身说法,向大家分享他们的思考、探索与成长的过程,对引导广大校长提升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人格魅力与学识水平,形成教书育人特色和风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