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少年富豪”诈骗频得手 “校园贷”为何让210名学生上当?(2)

2017-07-06 08:31 新华网

来源标题:“少年富豪”诈骗频得手 “校园贷”为何让210名学生上当?

“少年富豪”一人分饰多角作案频频得手

接到报案后,专案组成员迅速对相关线索逐一核实,辗转杭州、上海、苏州、海南等地开展调查取证,历时一个月的侦查,3月22日,专案人员在海口市警方协作下,在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附近将邵文斌挡获。

近日,记者在郫都区看守所见到了羁押中的邵文斌,这名年仅22岁的犯罪嫌疑人向记者详细地讲述他作案的过程。

每次收到受害人的转款后,邵文斌都会通过网络短信平台以“名校贷”公司身份编造假还款信息告知贷款人还款成功。与此同时,他通过贷款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名校贷”平台,将预留的手机号码改为其他号码。

“这样一来,贷款人就收不到‘名校贷’发送的催款短信,用自己的号码登录也查不到贷款记录,受害人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被骗。一般网贷平台要等到拖欠贷款达到一定时间,且联系不到当事人后,才会详细查找贷款人的资料,发现注册信息修改后,再拨打修改前的电话号码。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受害人在3个月之后才收到催款信息的原因。”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冉懋勇说。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邵文斌还一人分饰多角,自导自演出多幕正在与“校园贷”协商解决“系统问题”的对话。为了让受害人相信自己财力雄厚,他还利用PS技术炮制出多笔“生意伙伴”向自己转款的微信聊天截屏图片,微信朋友圈中也频频晒出豪华游艇、豪车,以及自己居住的豪宅。

在邵文斌租住的别墅中,专案组民警发现了近百张电话卡,以及假冒“名校贷”公司印章、假合同若干。

通过邵文斌的交待及对其作案资料、数据进行恢复和核实,民警发现,案件涉及全国各地高校20多所,受害学生总人数达210人以上,经手资金高达400余万元。

案件为校园防骗教育敲响警钟

采访中,警方告诉记者,邵文斌在2016年就曾因利用校园贷平台进行诈骗受到过学校“留校察看”处分。“当时由于是父亲帮他填上了窟窿,就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办案民警说。但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学校的处理并没有让邵文斌收手,他反而胆子越来越大。“如果当时学校能在第一时间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把案件线索移交给警方,后果不至于如此严重。”一位受害学生说。

一名西南交通大学受害学生的辅导员表示,该起案件中,大量学生受骗暴露出一些学生防骗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的薄弱。

办案干警指出,该起案件还为网贷平台的管理敲响了警钟。“网贷平台有义务加强对贷款人个人信息的保护,应采取多重技术保障手段确保是本人操作。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有粮还建议,当前适逢国家重拳整治“校园贷”乱象,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警方可借此契机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在提升学生理性消费意识、信用意识的同时,保护学生远离罪恶黑手。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