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吃(食)教(中)育(思) :那一碗老北京烫饭

2017-08-04 14:23 千龙网

前两天,不知怎的,小编像是被洗脑了一样,陪着母亲爬了次长城。由于小编平日里缺乏锻炼,大多是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所以,那一天的经历只能用“惨绝人寰”来形容。相比之下,母亲却显得越发精神,那长城爬起来真可谓是“健步如飞”。不过,今天,小编想讲的并不是爬长城的经历与感受,而是,爬完长城后,母亲给因爬长城而累的“惨绝人寰”的小编端来的一碗老北京烫饭。

那一日,小编与母亲到家已是傍晚时分,瘫倒在沙发中的小编迷迷糊糊中闻到一股饭香味儿,原来是母亲端来了一碗“汤儿泡饭”。小编之所以称之为“汤儿泡饭”是因为乍一看这碗里装的就是汤和饭,还有几片菜叶叶。

起初,小编还有点赌气,觉得自己饿得饥肠辘辘,母亲给做的却是一碗“汤儿泡饭”,脑中甚至想起那“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不好听点儿打发要饭的......不过,出乎小编意料的是,这碗看似平平的“汤儿泡饭”吃起来的味道并不一般,虽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对于此时饿的发慌、“身残志不坚”的小编来说真是很对症,一大碗“汤儿泡饭”瞬间就被小编吃进肚中,那饱腹感无法言说,只感觉吃后舒体通畅、神清气爽。

妈!您这碗“汤儿泡饭”真香。什么“汤儿泡饭”,这是“烫饭”。啥?这看似平平吃起来却美味的“汤儿泡饭”竟然还有名字。母亲告诉小编老北京有句话讲的就是这烫饭,“饥”也烫饭,“饱”也烫饭。

母亲说,过去北京城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普通家庭不要说浪费粮食,就是剩点儿菜饭都舍不得扔掉,烫饭就在这艰苦岁月中被勤俭持家的妈妈们发扬光大。

烫饭除了避免浪费粮食,更重要的是节省主食。在那个每人按定量供应粮食的岁月中,家庭中有的孩子饭量大,自己的粮食定量不够吃。母亲们怎能忍受孩子吃不饱、饿肚子。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饱,母亲们就将孩子们的粮食汇在一起,做一锅烫饭。无形中,烫饭也将每一位家庭成员粘合在一起,成为孩子们学会分享、团结、友爱的“秘方”。

“不饱吃烫饭找补”,烫饭避免了浪费粮食,又让孩子们都能吃得饱。烫饭时可以任意掺进菜料或作料,烫饭的充饥作用也不可低估,“饥”也烫饭就是这么个意思。

小编网上查了查,在老北京人都知道的“三年自然灾害”那段时间里,烫饭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不少家庭在烫饭时都是一大锅清水,里面只放少量“剩饭”,而放进锅里的,是大量的切碎或剁碎的白菜帮子、萝卜缨儿、可食用树叶、白薯叶子等。

母亲是1962年生人,虽然并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但,母亲说老北京烫饭在她小的时候还是经常吃的。她仍然清楚的记得,一大早,母亲的母亲,就会为一家人准备一大锅烫饭。那时,“烫饭”是老北京平民百姓的寻常饭,不过烫饭可不是简单的“汤儿泡饭”,而是和炒菜一样,先在锅里下底油,把想放的菜和葱花、酱油、米饭等一起放在锅里翻炒,炝锅后再放水(汤),汤开、饭熟就可以吃了,如果觉得味道淡,还可以加些盐、味精进行调味。

老北京的很多平民饭食,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了,“烫饭”就是其中一例。烫饭,艰难饥饿时,能放什么就放什么,为的是充饥与救命;安逸温饱时,可以根据各自的口味放菜料,为的是怀念与情怀。

“饥”也烫饭,“饱”也烫饭。这其中蕴含的回忆、精神、传承,不应该被遗忘与忽视。艰苦岁月中,烫饭是家庭的融合剂,一碗平平的烫饭,不仅仅饱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更突显老北京儿人家庭教育的魅力。(文/于淼)

责任编辑:于淼(QL0015)作者:于淼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