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教育观察】《战狼2》这么火,里面的育儿经你看懂了吗?

2017-08-08 15:10 千龙网

千龙网综合 最近几天很多人都在谈论战狼2,朋友圈都被战狼2刷爆了屏了,战狼2创下中国华语影片“破十亿”的最快纪录。电影以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的时候,他并没有离去,而是选择和其他人一起坚守,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撤离战区。相信很多人看过电影之后都产生这样的想法:把儿子培养成战狼一样的男人。

战狼什么样?有责任、有担当、义无反顾······

现实中的孩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Why?

这或多或少因为父亲的育儿角色缺失,没有人对孩子进行“硬汉”教育。 

So,

想要培养出一个这样的孩子,父亲绝对不能缺席。

在战狼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责任感

不少看完影片的妈妈都在夸,冷锋会是一个好爸爸,虽然在这部电影中,冷锋没有孩子,但给他安排了一个非洲干儿子——Tundan。

在对于干儿子的教育上,他并没有放松,比如发现干儿子在卖色情杂志,一把没收,转身便立刻丢掉。Tundan妈妈在华资工厂工作,无暇顾及儿子,冷锋就带着孩子去沙滩玩耍。

相比于自己家里父爱如山,一动不动的老公,妈妈们更希望老公能像冷锋一般有责任感,加入家庭育儿,言传身教。

始终如一,守住承诺

在电影的前半段,冷锋因为一些原因退伍了。

但纵观整部电影,即使冷锋身不在战狼了,心却一直挂念战狼,并且在独自执行任务的时候,一直以战狼的精神要求自己。

现实中,却鲜有人坚持自己的承诺或选择,比如婚前明明说好了两个人一起经营家庭,结果婚后多了一个甩手掌柜;明明婚前献殷勤的男人,怎么婚后在育儿上隐了身。

技能超群,英雄形象

不说吴京饰演的战狼能空手借白刃,用铁网拦炮弹,其他的男儿也很热血。

达康书记放下心心念念的GDP,化身退休老兵,在里面可以扛枪开坦克,炮轰叛军。

以及Richeal医生,虽然是女性,但她挺身而出顶替陈博士,充分的发挥了女性的坚毅。

而如今许多父亲只会打游戏、刷微信微博,并且下班回家就“葛优瘫”……

身材健美,自我克制

有一句话叫做:中年的堕落是任由身材发福开始的。

冷锋退伍后,还不忘训练,按照电影的设定,此时的冷锋应该30岁左右,但他在沙滩上展示自己的身材时……怎么和现实中30岁的男人画风不一样?

现实生活中放眼望去,取而代之的是人过30后日渐松弛的身材和日渐萎靡的生活状态。

作为父亲,你不应缺席孩子教育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独立更勇敢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性别的社会化。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孙云晓说:“男孩是逐渐认识到‘我是男孩’、‘我喜不喜欢做男孩’、‘要做什么样的男孩’的。儿童的学习方式是观察、模仿。所以毫无疑问,父亲是男孩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同性榜样,先入为主、无可替代。”

孙云晓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罗斯·派克博士在研究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时,发现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两个方向:亲密性、联结性和独立性、分离性。父亲对后者有着特别大的作用。“我们主张男女平等,但要承认男女行为方式有差异。不是说女孩子不需要独立,而是男孩这个性别意味着,他们应该比女孩表现出更加独立的特质,所以父亲对儿子的作用更为巨大。”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研究发现:与那些一星期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两小时的男孩,更有男子汉气概,所从事的活动更加开放,更有进取精神,更愿意冒险。

“我到过几十个国家,发现相似的情况。如果是妈妈带孩子出去玩,活动半径比较小,爸爸则会让孩子跑得更远。”孙云晓说。所以,母亲带大的孩子,细腻、温柔;父亲带大的孩子,独立、勇敢。

如果因为离异等原因,父母不得以缺席,男孩怎么办?孙云晓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是问题儿童,这取决于抚养方式。“如果父亲没有责任心,就算他带儿子,也不好;相反,如果有负责任的继父、爷爷、外公来承担父亲的角色,男孩同样能健康成长。”

 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

不少人曾回忆,小时候回家看到父亲,就像看到“警察在家”。孙云晓解释,这种感觉最初来源于身体。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爸爸妈妈抱他们的方式就不同。妈妈往往抱得很紧,让孩子感到安全、温暖;爸爸往往会把孩子举起来、晃来晃去。就连稳重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送女儿上幼儿园时,也把她扛在肩膀上。

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发现:权威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成才率最高。所谓“权威民主型”,就是既理解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

“权威和民主,对应的家庭教育就是管教和关爱,两者需要平衡。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的失衡带来的。而父亲在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上的作用比较突出。” 孙云晓说,“如果父亲过于溺爱,孩子就会肆无忌惮;如果过于严厉,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药家鑫——孩子不敢犯错误,一犯就是大错误。”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小学则是父母各半,到了中学,父亲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孙云晓说:“因为在12岁之前,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亲密的情感;12岁之后,孩子会开始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此时,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就非常重要。”

北京昌平区有一个男生,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十分沮丧。父亲就对他说:“这有什么,为什么一定要上重点高中,学习职业技术也很好。”在父亲的指点下,男生学习了汽车修理专业,后来在央视“状元360”职业比拼节目中,连续两年蝉联冠军。

新疆一个长途车司机,因为常年出车不在家,就利用寒暑假带着儿子一起出车。沿途非常辛苦,冬天翻越天山时,路滑难行,雪花都能飘到车里,遇到车坏了,还得趴在地上修车。父亲告诉孩子:“你记住,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就能看到霞光万丈。”这位父亲只有小学文化,儿子后来考上了博士,在读期间没向家里要生活费。

在青春期之前,父亲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到了青春期之后,父亲的英雄形象会逐渐消减;而当儿子也终于成为父亲时,新的交替又开始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写道:“14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父亲如此无知,以至于我很难和他相处,可是,等我长到21岁,我吃惊地发现,老爸居然知道那么多东西。”

现代家庭的成员是相互欣赏的

在《好好做父亲》一书中,孙云晓指出,父亲是男孩通往“男子汉”的桥梁。“男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研究证实: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的,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的,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很多人把21世纪称为“她”世纪——女性的学历越来越高、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在家庭中,父亲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孙云晓发现,一方面,母亲独自带孩子的现象特别多,“每次来听我讲课的,三分之二是母亲;我的读者绝大多数也是母亲”。另一方面,母亲有时候会在孩子面前贬低父亲,诸如“没出息、懒、没有责任心”等。

孙云晓说:“幼儿出于对母亲的天然依赖,这时往往会站在母亲一边,排斥父亲。这样的男孩就会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父亲给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男孩会自惭形秽,觉得男人怎么做都不行。父亲打碎了他成为‘男子汉’的梦想。”

孙云晓说,有一次他和一个小伙子一起做电视节目。“小伙子虎背熊腰,却比绵羊还弱。”在上小学中学时,他就经常被欺负,女孩都能欺负他,他也不敢还手,总是默默忍着。工作之后,他的疑心很重,看到别人说悄悄话,都觉得是在议论自己,心神不宁。结果不断失业,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没有固定工作。在节目中交流时,孙云晓发现,小伙子的妈妈非常强势,爸爸则显得“窝囊”——当爸爸想开口说什么话时,往往被妈妈打断,甚至能“抡起胳膊把他打到一边”。

孙云晓说,“现代家庭一定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明智的母亲会发现老公的优点。有些父亲能力差一点,但一定有优点,比如有责任心、低调、诚实……”

做男人已属不易,做父亲似乎更难,做男孩子的父亲更是责任重大。不过,孙云晓建议,别把做个好父亲当成沉重的负担。“做个好父亲是男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做父亲给了男人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旦做了父亲,不管你过去有什么经历,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作为父亲,如何不缺席孩子教育?

1、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勇敢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会适当给以鼓励,更侧重于培养孩子独立、果断、勇敢和冒险的精神。比如如果孩子从高台阶往下跳、与小朋友一起赛跑等,母亲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因此往往会严厉批评,禁止孩子有危险行为。可是父亲就不是这样,他会伸出大拇指,对孩子说“真棒!加油!”喜欢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冒险和勇敢精神。

2、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一般情况下,往往父亲的知识面要广于母亲,对史、地、哲上较为精通,因此父亲给子女讲得更多的是历史典故、英雄人物事迹、世界各地民情风俗等,在教育内容上更为丰富。而母亲则一般都偏重于童话故事、生活习惯方面的养成,涉及史、地、哲较少,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略显不足。

3、有利于孩子动手、探索能力的养成

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些超前的事,允许孩子拆卸各种东西,或者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等,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不允许他们搞破坏。

4、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面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父亲的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逛街,看的、听的、了解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街,学的东西不多,零食却吃得不少。

5、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针对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了一次长达12年的跟踪调查,得出一个结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6、可弥补母亲教育的不足

母亲温柔细腻,做事认真仔细,通过讲故事、教唱歌、陪孩子玩等,给孩子很多关怀与呵护,然而,因保护过度,照顾的过于精细,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父亲教育则弥补了这些不足,有利于养成孩子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美国著名心理教育学家尼金·玛洛娜女士曾呼吁:“当你早晨起来,打上领带,匆匆奔向自己为之操劳和奋斗的工作与事业时,您是否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自己对儿女所承担的义务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非常重要,对孩子社会化所产生的作用往往比母亲的影响更为强大。因为在子女眼中,父亲常常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和权威。因此,希望天下为人父者,在家庭教育的舞台上,不要放弃自己的角色,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多多的参与家庭教育中来。

据:搜狐教育、新浪教育、中国青年网等综合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