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开学在即:学习最好≠最用功

2017-08-09 11:11 千龙网

千龙网综合报道 提起学习,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努力、要刻苦。用功的学生成绩不会差,但不差和卓越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由刻苦程度决定的。有时候,你很刻苦、很用功,但未必会有好结果。这样说,并不是倡导“努力无用”,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最好≠最用功? 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

你很用功 但你也许陷入了三大学习误区

抛开智力因素,你也许用错了学习方法,将用功学习等同于了高效学习。

误区一: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用功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长,这点毋庸置疑。我们都信奉,既然我不如别人聪明,就要更努力,用学习时间来补足差距,既然背十分钟记不住,我就背一个小时。

而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学习新内容还是背单词,比起一口气学几个小时,分散式学习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拉开每次的学习间隔,这样不但总的学习时间更短,而且记忆留存时间更长。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时间,而是努力的方式!同样的时间,通过掌握最佳复习间隔,学习效率可能会提升2倍,而且遗忘的更慢。

误区二:依赖固有的学习习惯

老师和家长经常给我们这样一些忠告,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一贯性”。然而,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把学生分别放在有音乐和安静的房间学习,实验结果证明在安静教室学习的学生,反而记忆效果最差。

此后,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环境做过各种实验,最终的结论出乎人们的意料,比起固定的场所和时间,每次变换学习场地、时间,甚至是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会更好。事实上,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会帮你把要学、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通过打破一贯性,你的记忆将越发不需要依赖周遭环境。

误区三:看得多记得牢

每个用功学习的人,都有一个被笔记标注得满满当当的课本,上面有被荧光笔划过的重点,

我们觉得这些划过的重点,已经看过很多遍,肯定都拿下了。但考试时打开卷子,看见熟悉的题目,却突然没法完整的回忆起来了。真正的缘由不在于学得不够努力,我们只是被心理学家称为“熟练度”的东西给欺骗了。

我们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再次学得的程度就越深,记得也越牢。越是容易获得的记忆,记忆的程度就越浅。而这种“用功”的复习,甚至是划过的荧光线,都让大脑轻易就获得了信息,这不会增加任何记忆强度,反而造成已经熟练掌握的错觉,让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出现误判。所以,看得多不等于记得牢,熟练度错觉是学习的头号敌人。

你很用功 但你也许不懂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项终身事业。学校的学习仅仅是个开始,步入职场,每个人都会遇到更多挑战,有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等待你去学习。怎样才能摆脱低效的“勤奋”,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呢?

备受美国硅谷人士追捧的问答网站Quora上,有不少教授、学者、老师、学霸们把自己亲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分享出来,在所有答案中,下面这7种学习方法的点赞量最高,也许你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1.远离干扰

“当你要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所有能让你分心的事儿。你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你面前的书本上去!我的学生常常跟我抱怨说,读书读了很长时间也不能理解其中要义。原因就是,根本没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和理解。没别的。”——Don Slish, 教授,生物学家

2.多问问题

“多问问题准是没错。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自己正在学什么,并尽量同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向前辈们学习,吸取别人经验中的教训,这是最简捷的方式了,为什么不用呢?人文科学,多思考,提出见解,去请教。理工学科,多做几次实验,和教授探讨。做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运气总不会太差。”— Parthiban Pandiyan, 航天工程助理教授

3.主动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希望所有的学生能够去广泛阅读,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课程内容很重要,能够吸引研究人员。至少去了解一下,兴许就发现,某个方面你一点就通,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Richard Muller, 物理学教授

4.交际圈!交际圈!交际圈!

“在学校里,比上课更重要的是,你交到的朋友。多多交朋友吧!因为当走进社会的时候,交际圈可能会根据你的工作需要变得窄了。而你曾经的那些同学们,他们则会走进各种各样的领域,成为厨师、司机、企业家等等等等。你会发现,无论是今后自己创业或者找工作,学校交的这些朋友,不仅仅可以在精神上给你慰籍,还会在生活、事业等等不同的方面给你专业的意见,提供有用的帮助,他们都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David Weisser, 高级人事经理

5.不断学习,文凭只能帮你一时

“文凭的确很重要,但没那么重要,要知道很多人毕业之后,做了完全和大学四年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但是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地充实自己,多读书。努力工作,但也要聪明地工作。能够全身心投入就不要左顾右盼的浪费时间。时间,过去了就是没了。遵守诺言,有时间观念,彬彬有礼。”— Ramona Jar, PFtoday网站资深记者

6.一定要有个目标,并为之想方设法

“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千万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旦有了目标,才想知道怎么达成目标,为此,大脑会不断地去运转,去思考,利用现有的知识想个策略。我说的策略,不是计划。计划是一步一步去做。策略是多方面的,可以试错、找方法、找捷径等等,不断强化自己的各方面技能。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首先,要有个目标,明确的。”— Janis Butevics, 硅谷创业者

7.有一颗虚心求教的心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定要有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向不同的人学习,别管他年龄、背景还是什么经历。相信你会有各种有益的收获!”— Penny Sullivan

文字来源:凤凰文化、微信公众号“哈佛教育专家”、搜狐教育等

责任编辑:于淼(QL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