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教育观察】有一种教育叫“吃苦”

2017-08-15 11:51

千龙网综合报道 近日,主持人乐嘉带自己四岁的女儿走沙漠,4天走完76公里,平均每天大约20公里,这种吃苦教育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吃苦教育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时代日新月异,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有争论有质疑代表着进步的可能性。面对自己的孩子,教他们吃苦是势在必行,但怎么教孩子吃苦,这值得思考。

一、这些年“虎爸虎妈”的吃苦经

不准哭、不准抱、再累也要自己走

近日,知名主持人乐嘉连发数条微博,分享了和女儿(灵儿)在酷暑烈日下的甘肃张掖高台县参与沙漠徒步的过程。年仅4岁的灵儿需要跟大人一样,4天步行76公里,平均每天近20公里,“对于她那小脚来讲,(每天)走了约6万步”。临行前,乐嘉和女儿约法两章:一、不可无理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二、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4天时间,灵儿经历了身心的巨大煎熬,因为运动裤太闷不透气,两条大腿上密密麻麻发出了整片红疹,脚上起了水泡。走不动的时候,她泪眼婆娑地看着爸爸说:“我不走了!我真的不走了!”但乐嘉一直鼓励女儿坚持走完了这76公里。

适当的锻炼是必要的,但不是无止境的。这是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还是一种身心折磨?大家讨论热烈。对于乐嘉的做法,有学龄前儿童教育专家表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把握好度,遵循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可能适得其反。

每天骑行二三十公里

乐嘉的做法也引起杭州家长们的讨论,其实杭州也不乏虎爸虎妈,带着孩子“找苦头吃”,但做法没有乐嘉这般“激进”。

佟品峰今年9岁,是崇文实验学校三(4)班的学生。今年7月,他跟着爸爸一起从成都出发,沿着川藏线骑行,花了16天时间到达西藏,平均每天要骑二三十公里。

佟品峰父子所在的骑行团一共36人,其中8个孩子,“年纪最大的孩子下学期上初二,佟品峰是最小的一个,下学期上小学四年级。”佟妈妈说,“乐嘉的做法还是太极端了,远远超出4岁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阴影。我们这次的骑行,虽然是锻炼孩子,让孩子吃吃苦,但沿路跟着4辆车,保障孩子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及时上车。如果遇到危险路段,我们也会绕开或者不骑行。这一路天气还是非常好的,遇到下雨就不会骑行,因为高原不能淋雨感冒,一切以安全为主。”

家长组团给孩子报名吃苦夏令营

天津:暑假伊始,天津一家拓展训练机构开设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参加第一期夏令营的36名营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18岁,在五天的时间里离开父母和舒适的城市生活,走进京、津、冀等地的山区户外露营、徒步越野,参加荒野求生、应急避险等训练,在“吃苦”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磨练意志,收获成长。

成都:送娃去参军,从天黑走到天亮……“打工夏令营”、“山水拓展夏令营”、“军事夏令营”……参加这些夏令营的孩子,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大多家长将孩子送进军事夏令营进行短期训练,是希望孩子能通过军训后“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孩子们能学会和小朋友团结友爱,能获得独立生活的意识萌芽,能放下害羞内向与他人交流。

二、别让“吃苦”变“痛苦”   

主持人乐嘉带四岁女儿走沙漠,还有家长组团办吃苦夏令营。这个暑假,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拓展训练营或偏远的乡下,通过体能上的训练或者艰苦的生活条件,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从孩子的成长规律看,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作准备。

但吃苦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在某段时间内遭受点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让“吃苦“变成“痛苦”,失去它的初衷。吃苦教育是需要整个社会教育理念、培养意识的转变以及一系列与这种转变相配套的机构、制度的完善。

教育方式的转变首先不是孩子的事,而是家长乃至社会要做好功课,做好转变的方法、理念、理论乃至设施的准备。归根到底,“吃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而近些年来渐入误区的“吃苦”教育论,正折射出家长、学校教育责任的欠缺。

“娇生惯养”是要不得的,“吃苦”教育是需要的。但是,“吃苦”教育不能矫枉过正,更不能走入误区,否则害莫大焉。在青少年阶段,教育仍然是家长以及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责任,虽然可以借助社会,但不能完全依靠社会,甚至是某些商业机构。

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虎妈”、“狼爸”、“鹰爸”不足学。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

三、教育孩子吃苦需持之以恒

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折腾,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储能蓄势,让他们踏入社会后,在风雨人生中,能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1.从小事做起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建立过于宏大的蓝图,其实最有效的教育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不必把孩子放入过于刻意或是极端的环境中。这容易引起孩子的“怕”,怕了就容易逃避与反抗,反而没有教育效果。

因此,吃苦教育首先从小事做起,自然会磨砺孩子的意志。比如给孩子分配每周一次的洗碗任务,一周一次而不是一周五次,任务并不重,孩子会愿意接纳这样的安排,然后再要求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必须坚持。这样,吃苦教育就渗透到小事当中。又比如,每天跳绳200下。比如,每周必须帮爷爷奶奶打扫一次房间,只是一次并不多并不难,但必须负责与坚持。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事情,家长不能心急,这些事看起来很“小”,但一件又一件细小的事情汇聚在一起,坚持与承担自然就在孩子心中扎根。

2.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

吃苦教育,得松弛有度,重心得当。我们从小事开始,量少难度低,循序渐进。但,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得严肃要求,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严肃对待自己的人生。

比如上学是自己的事情,不迟到是最基本的守则,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必须得让孩子坚持不迟到。又比如,喜欢画画,既然选择报名参加了兴趣班,那么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做的选择必须坚持并承担后果。

教育孩子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长的严格与坚持自然就能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在这点中,家长在执行前,灌输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观念很重要,其次要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需要奖励,没做好一定要惩罚。

3.适当参加集体训练

吃苦教育中除了把克服困难的训练渗透到生活的小事中,也要适当地让孩子参加集体训练,比如军训、夏令营活动等等。特定的环境更能激发孩子的斗志,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

进入八月,荷尔蒙爆表的《战狼2》重掀军人热,同样的迷彩到了电视剧这边,就变成青春气息十足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相信大多人对于军训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军训也可谓是历史最最悠久的吃苦教育的实践典范。暑假里,不少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军训、训练营,通过这种途径磨炼孩子的意志。

4.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开展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把分数提高就行了,家务能不做就不做。还有一些家长想让孩子做家务,但总是觉得他们年龄太小,不舍得,要不就是怕他们做不好反而添乱。结果,孩子在家中总是找不到“吃苦”的机会。

应该看到,让孩子在外面接受几天“吃苦教育”只是短暂的,而家庭生活却是长期的,如何让孩子在家里学会“吃苦”,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吃苦意识,将吃苦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去。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德国

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分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加拿大

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天府早报、大河报、人民网、网易新闻、环球网、搜狐教育、新浪网等。

责任编辑:于淼(QL0015)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