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士给女儿报的幼小衔接班为期两周,费用5000元。“课程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有数学、拼音、硬笔书法等,时间都是参照小学生在校的作息安排。因为没有英语,我又单独给她报了一个班,跟下学期连在一起要一万多块。”周女士说,像她这样的已经属于临时抱佛脚,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小班、中班就开始给孩子报班了。
与周女士一样,张女士也被大环境“吓到”,急急忙忙给孩子报了一个幼小衔接,主要学拼音和数学。
在她周围,不少妈妈都带着孩子去各种早教班:奥数、英语、拼音、围棋、街舞……周围的家长忙得热火朝天,听得多了,张女士也变得很焦虑,生怕自家孩子未来跟不上小学的节奏。上了幼小衔接班,她的心里稍微有了一点底。“虽然我支持孩子们零基础进入小学,但是幼小衔接还是很有必要,这是最起码的,我周围的同龄孩子都在上。”
上不上早教班差别大不大?
老师们各有看法
孩子“抢跑”上早教班好不好?老师们怎么看?
两年前,杭州市青蓝小学校长娄屹岚在刚入学的5个班新生中做了一次“拼音掌握情况摸底”。娄校长说:“二声、四声是平时教学的难点。调查结果显示,在提前上过培训班的学生里,85%以上的孩子二声和四声混淆不过关。也就是说,所谓的幼小衔接培训班并没有帮助孩子在第一次学拼音的时候突破难点。也恰恰是这些孩子,自我感觉特别好,觉得我已经学会拼音了,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后练习都不再跟着老师认真模仿。”
“在家长的观念里,第一次学不好,可以学第二次、第三次。但是学拼音就像烧粽子,第一次一定要烧熟烧透,否则以后怎么烧都是夹生的。”
同样以“学拼音”为例,娄校长分析了“抢跑”的孩子和“零基础”的孩子之间的学习差别。“开学第一周,零起点的孩子学拼音肯定会更吃力,家长也会跟着觉得心累。但从第二周开始,差距会越来越小。整个学拼音的过程会持续一两个月,我的经验是学完以后几乎所有孩子都能掌握,差别不大。等到了二年级,那些提前‘抢跑’的孩子的优势基本没有了,反而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会表现越来越好。”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梁怡老师也持有相同的观点:“我们老师更在乎的不是孩子在一年级前学到了什么内容,而是他们有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决定了孩子学习的后劲,很多上早教的孩子在一定时间内有优势,但如果习惯不好,很容易被后面的孩子赶上。”
杭州市时代小学新一年级班主任姜亦珂说,提前识字,储存一定的识字量确实有好处。从短期来看,认字多的孩子做题比较快,可能其他孩子连题目的字都还认不全的时候,他已经无障碍地回答问题了;而从长期看,识字量的优势在四、五年级体现得最为明显,因为五年级阅读能力考察的难度比四年级上了一个大台阶,篇幅也比较长,识字量大的孩子,不会感到痛苦。“上早教班,一方面让孩子接触了更多人,锻炼了交际能力,另一方面扩宽了知识面,让孩子上学时更有自信心。”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徐萍老师直言:“很多专家都说提前学习有坏处,于是有家长就真让孩子零基础入学了,从我教学经验而言,零基础的孩子真的会很吃力。”
安吉路实验学校老师余淑君认为,最好的幼小衔接并不来自培训班,而是来自家长,“家庭教育才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余老师刚带完一届一年级学生,全班34个孩子,没有零基础入学的。“即使是这样,一年下来,不同基础入学的孩子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很多人认为,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没有。其实不是的,识字量的差距会不存在,但零基础孩子在努力追赶的时候,其他方面的差距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