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教育部回应“格斗孤儿”事件

2017-09-06 08:39 北京青年报

昨天(5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凉山格斗孤儿事件”及孩子的安置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王岱给予了回应: “对这样的现象,要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相关部门将依法对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机构加强管理。”

今年7月,媒体报道的一段关于“格斗孤儿”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称,两个失去双亲的凉山孩子被成都一家格斗俱乐部收养,平时练习综合格斗,还偶尔参加商业演出。这一消息曝光之后,“格斗孤儿”事件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王岱对此表示,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曝光后,教育部跟民政部还有四川省教育厅、公安厅、民政部门进行了联合调研。通过调研发现,俱乐部里未成年人有45名,其中孤儿有1名,16周岁以下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有37名,分别来自凉山和阿坝地区。目前四川省教育厅跟有关部门正在敦促进行整改。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王岱介绍,将依法对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机构加强管理。“应当首先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或者在训练的同时接受符合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一些体校和文艺机构,如果是这些机构对这些孩子进行义务教育,应当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王岱同时指出,对这样的现象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组织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儿从事这项工作,违反了社会道德,容易引起一些其他机构的效仿,对此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些孩子回去以后,凉山州包括其他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跟民政部门都对这些孩子上学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对确实喜欢格斗的这些孩子,专门安排他们进入一些特长学校学习,这些学校有专门的格斗兴趣小组,或者相关体育训练项目。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通过法律宣传、舆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和对孩子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因为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义务教育是他走上社会最基本的教育阶段,保证他走入社会的时候能够继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针对近年来兴起的“在家上学”现象,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也同样做出回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有强制性。对家长没有送孩子上学,没有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送适龄儿童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教育部门将依规对其实行劝返、责令改正和依法处置等。

“一些家长不送孩子上学,在家里或者是送到私塾、国学班等地方去学习,这些机构很难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很难保障我们适龄儿童少年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文/本报记者  刘旭

延展

“格斗孤儿”陆续回家重返课堂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凉山州民政局了解到,格斗俱乐部里孩子中唯一的孤儿已经回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其余从俱乐部回家的孩子也重返课堂。俱乐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孩子们今后能好好学习。

唯一一名孤儿将由爷爷奶奶抚养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王岱介绍,格斗俱乐部里未成年人有45名,其中孤儿有1名,16周岁以下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有37名,分别来自凉山和阿坝地区。北青报记者从凉山州民政局了解到,其中唯一的一名孤儿目前已经回家。凉山州民政局工作人员唐先生介绍,这名孤儿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他们将成为孩子未来的监护人。唐先生称,截至目前,从格斗俱乐部回家的孩子们都已经重返课堂,开始了新的生活。“民政部也已派专人指导凉山州民政局工作,妥善安置全部‘格斗孤儿’。”

北青报记者此前了解到,凉山州所辖的布拖县曾有一名儿童进入格斗俱乐部。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布拖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早些时候,其亲属已从俱乐部带回该名儿童。工作人员同时称,当地民政局也曾到其家中探访,目前孩子已正常入学。

俱乐部表示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

昨天,格斗俱乐部一位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称,在“格斗孤儿”中,有来自凉山州的17个孩子已经被当地政府和家长从俱乐部接走,并陆续入学。

而针对记者询问其余孩子仍在格斗俱乐部还是已经由监护人接走、是否已经在新的学年入学等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法回答。

此外,该工作人员表示,当地政府目前仍在对部分“格斗孤儿”的去向以及入学问题进行协调。

对于“格斗孤儿”从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俱乐部回到家中,俱乐部另一位相关负责人认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机会让娃娃读书肯定重要,我们也有要求让他们回到学校,希望他们好好学习。”该工作人员称今后也会和孩子们保持联系,“毕竟在咱们这边生活这么久,如果有什么需要也可以跟我们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