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寻找老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建校100周年

2017-10-10 08:43 北京日报

2017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建校百年。 百年来,实验中学精英辈出,桃李满天下,声誉达于海外。然而,对于当年一手缔造出这所名校的首任校长,即便是实验中学内部的人也知之甚少。

从校史资料上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简称女附中)第一任主任(相当于校长)名叫欧阳晓澜。欧阳晓澜,似乎是一位传奇女性,但多少年来,她只活在人们的传说中,没有照片,没有履历,只有官方“呈准设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聘欧阳晓澜为主任”的只言片语;只有最初的校友寥寥几篇关于她“留日归国,一生未婚,投身教育,严谨治学”的回忆。据说,建校之初,她从叔叔那里借钱从国外购置器材、设备和图书,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中国现状,开发出一整套适合女子发展的课程与教育体系,可谓兼收并蓄,中西合璧。她为人、治学都非常严谨,不苟言笑,经常巡视课堂,督导教师上课,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在那社会动荡的年代里,学校虽是公立,但也常有发不出工资、拨不下经费的情况,她发动各方资源,利用校友会,积极筹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营。

欧阳晓澜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十余年,从课程设置、师资储备、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各个方面,都为学校确立了开阔的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约了百年后的今天。

不过,欧阳晓澜离开学校之后的人生,仍是一个谜。直到今年,实验中学筹备百年校庆期间,欧阳晓澜校长的侄孙欧阳健生看到网上仅有的一些文字后找到学校,我们才知道,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失守后,欧阳晓澜不愿在日本人手底下教书,遂返回故乡江西。

为了寻找老校长的生平故事,实验中学派老师到南昌寻访。欧阳晓澜出生在江西的一个书香世家。她少时双亲亡故,成年后在叔父资助下,才得以留学日本。1937年返回江西后,她在南昌一所女子中学任教。后来,她与好友一起买下一座山头,建起两层小楼,无事时常居山上,过起隐士的生活。退休后,欧阳晓澜完全移居山上,教授侄子读书,同时也教授其他乡间子弟。

忆及她的为人,乡人只说朴素,干干净净的衣衫,利利索索的发式,没有多余的装饰,如她对生活也无过多的奢求。关于她的性格,受教于她的孩童都说严肃,有时甚至严厉,他们一致管她叫先生,先生话不多,但要求却必须做到,虽不收分文地教孩子们认几个字,但字要写得工工整整,读书要端端正正,做不到时,先生不怒自威,常让他们敬畏。一位曾经跟欧阳晓澜读过书的老人回忆:“我那时候顽皮,上完课就跑到外面捉虫打鸟,一次看到先生盯着看地上的蚂蚁,我好奇地问先生在干什么,先生让我小声,仔细听蚂蚁的声音,我说蚂蚁怎么会说话,先生说你仔细听,就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1971年,欧阳晓澜病逝。临终她唯一的遗愿只有:带走她所有的书。她生活过的山居,如今只有废墟和一座坟冢孤立,无碑无字,只有山间的绿竹、野花、溪流、虫鸣常伴。而她身后的实验中学,已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名校。1931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女附中也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68年,师大女附中结束50多年的女校历史,开始招收男生。1978年,师大女附中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百年来,无论是争取男女平等、传播妇女解放的声音,还是抗战救亡、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抑或和平年代建设祖国的精英中,都涌现出不少从实验中学走出的莘莘学子。

学校的成绩,不负当年老校长的期望。通过她家人的确认,我们也终于在学校档案中,认出了她的照片。在第一届毕业生照片上,欧阳晓澜站在最后一排——她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是等着有心人去重识。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