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某中学销毁学生手机 娃的手机该何去何从

2017-10-10 13:48 千龙网

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日在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10月8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说,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

手机日渐成为学生必需品

近年来,手机渐渐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必备品。记者在电子商场外看到,许多手机店为了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打出了“开学献礼,学生手机大优惠”的招牌。一些手机商城内,只要看到家长带着孩子,销售员会迅速拿着一款适合学生用的手机迎上来。

在二手手机市场,也有不少带着孩子前来购买手机的家长。“孩子用的,只要能通话、发短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买好的。”一位家长这样说。

记者联系了几位中小学老师,就中小学生持有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解。据介绍,小学三年级以下用手机的学生很少,五、六年级拿手机的学生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初中生拿手机的占85%以上,而高中生基本是“人手一机”。

最大的敌人是抄袭

“就我的观点而言,手机对于一个还在校园的学生而言,弊远远大于利,”某中学班主任施轶说,“我曾经做过调查,学生用手机,基本跟学习没有太大的关系,最多的就是玩游戏,其次就是刷朋友圈,用于联络。”

同时,手机带给老师在管理方面的难题恰恰是学习的“天敌”:“一玩游戏就忘了时间,在时间管理上,学生就会没了分寸,另外一个就是抄答案:不会做的题,搜个答案,抄个解题方法就结束了。”

施轶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到了这五年,越来越觉得手机成为了管理的难题。她坦言,学生都是中学生,如果这个年级就养成了用网络看答案的习惯,就会养成依赖性,对之后的学习,是有影响的。

面对“人手一机”校园如何应对

在北京第一七一中学,虽然允许学生带手机,但“校园无开机”,学校WIFI是教职工一人一号。关于学生自己上网,课堂绝不允许,如需必要,老师会提供上网时间和地点。同样东直门中学、潞河中学等学校也都尽量不让学生在学校开机。

广州的学校在应对校园手机管理时也有了新探索——开设手机保管室。在广州一中的学生宿舍区里就悄悄地多了一间“手机保管室”,保管室的柜子里躺着的都是学生手机。按照学校新的手机管理办法,学校高中部的2000多名学生若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每逢周日晚上都会把它统一地存放到“手机保管室”里,周五放学才会领回来。

按照老师的观点,手机是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窗口,但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沉迷其中必定会影响学习。至于家长的看法,也和老师类似,认为必要的隔离措施还是需要的,只是担心有急事联系不上。有的学校就会分得更仔细,比如教学区不得使用手机,这意味着手机可以进学校,但不能进课堂和图书馆。

心理老师建议 家长正确疏导孩子使用手机

在大多数心理老师看来,手机作为一种以通讯为主、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太正常了,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根本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会怎样。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所以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要辩证看待。

学生使用手机的好处,主要是便于和家长、同学的联系,同时也可以替代部分学习工具,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提供帮助。从不利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现在的手机具备了很多娱乐功能,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游戏,会让学生花更多精力在这上面,从而影响学习;其次是现在的手机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短信以及不健康信息,这对自制力和辨别能力都尚待完善的学生来说,极为危险,学生很可能受这些信息影响;第三,众所周知的手机辐射对身体产生危害;最后是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你用的是大牌手机,我也不能落后,这种心理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面对学生“手机族”,采荷中学心理老师周瑶建议家长应该采取正面疏导的方式,“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疏要远好于堵。”

根据周瑶老师的经验,沉迷于手机的学生,一般是小学高年级或高中阶段,这当中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渴望与这个世界有所交流,“越是处于这个阶段,越是不能"一刀切",否则,手机就可能成为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的一个导火线。”

那么,如何疏导?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拿着手机在干什么,如果发现孩子拿着手机更多是在和同学、小伙伴聊天,那么,家长就该放下身段跟孩子聊聊,比如好朋友都是哪些人,在一起更愿意聊些什么,慢慢再引导孩子,和同学、小伙伴是否还可以有其他方式聊天;如果发现孩子是在玩游戏,家长不妨也跟着玩一玩,了解这个游戏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甚至有哪些不足之处,这么做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有话聊,只要孩子愿意跟家长聊,慢慢引导自然就不成问题。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