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自己出题考自己”能掀起一场评价革命吗

2018-01-16 08:58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自己出题考自己”能掀起一场评价革命吗

武汉大学2017级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们迎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期末考试,在看到下发的“试卷”的那一刻,学生们却发生了骚动——敢情这写得满满的一张纸不是试卷,只是出卷说明,另一张白纸才是真正的试卷,至于题目么,请现场自己出。

在不少公众印象中,大学里的学习(尤其是文科),平时记笔记、考前抱佛脚是常态,甚至不时传出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划重点”之类的呼声。而不少老师也抱着不为难学生的“和谐”心态,有意无意“放水”。

原来高考录取率较低时,因为生源素质较好,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严进宽出”尚无大碍。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日,“宽进宽出”则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滑,尤其在师资和生源都相对欠缺的一般高校,这个问题更为严重,甚至不少学生纯粹就是在“混日子”。大学生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如此人才的浪费,实乃高等教育之大殇!

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当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而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意义。值得庆幸的是,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付诸行动,近年来不时传出的“神题”,便是典型例证。

去年期末,曲阜师大传媒学院基础写作考试描写监考教师的“神题”,也一度引发热议。有同学表示,“监考老师都吓坏了,一屋子考生都盯着他看。”出题者如是说:“其实这道题并没有多深刻,我就想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现场描述表达能力……大学授课应该是轻松、开放、自由的,不要总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写作,技巧是次要的,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相比之下,武汉大学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也毫不逊色。满满一张纸的出卷说明,框定了题型并列出示例题,答题或许可以凭借印象东拼西凑蒙混过关,自己命题那根本来不得半点含糊。命过题的人都知道,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题,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是对命题者综合素质的严峻挑战。“用这种方式考试,既给了学生自由度,又考验了学生的基本功。如果学得不扎实,可能题目都很难按照我给的难度出出来。”命题老师表示,特别欢迎学生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对出题艰深和有独立思考的学生,分数会酌情多给。

考诸历史,也有一些学者采用独特的考试评价方式。民国大师顾颉刚先生喜欢开卷考试,试题宽泛,给学生空间以独立思考,但评分时规定:“抄我观点者,替人家背书者,低分(似我者死);自有观点者,或驳我观点能自圆其说者,高分(学我者活)。” 更绝的是蒙文通教授——每次考试,蒙教授不是出题考学生,而是让学生出题考他。实际上这是考学生的学问深浅,只有学明白了,才能问出有水平的问题。而且蒙教授的考场,设在茶馆里,一旦学生出了有水平的考题,教授大喜,就请考生喝茶……

考试不仅是检测学习成效的利器,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从更深层次审视,上述种种“奇葩”考试,绝不仅仅只是形式创新,更触及学业评价这一根本性问题。通过试题和考查方式“创新”,让学生完全无法“刻意”准备,真正检测出学生的素养和才智,这种开放型的题目和考试,是对标准单一刻板的考试评价制度的突破与尝试,有着积极的导向意义和育人价值,值得点赞。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如何让基本规范和自由发挥有机融合,建设符合时代特色的现代考评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自己出题考自己”之类的“奇葩”考试,能否成为掀起评价革命的蝴蝶翅膀,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