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毕业生初入社会要当心 职业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2018-04-26 08:52 中国新闻网

来源标题:毕业生初入社会要当心 职业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毕业季临近,今年将有820万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就业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陷阱”。对此,毕业生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职业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就业路上,警惕这些“陷阱”

——就业歧视花样翻新

说起求职路上的“绊脚石”,不少毕业生可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例如,男生优先、“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优先、某地生源优先等。

此外,近年来,企业在招聘时不考虑学生干部、不考虑“海归”等花样翻新的就业歧视也屡屡引发关注。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7年面向来自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

2017年12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强调,要严格落实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严密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这些合同不能签

对于历经重重面试后终于拿到offer的毕业生来讲,签署劳动合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例如以下的几种合同,就可能无法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例如,有的学生在毕业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并没有书面文件;

再如,合同内容极其简单,缺乏必要的细节约束,甚至连用人单位的名称、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基本要素都不全;

还有些合同明显偏向用人单位一方,只强调用人单位的权益和务工者的义务,对务工者应享受的权益规定很少;

此外,还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厂规厂纪”,并利用这些条款强迫劳动者加班,使强迫劳动变成合法。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