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海淀实验中学杨靖轩:四羊方尊

2018-06-27 15:34 千龙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对他一见倾心!且听我来讲讲他。

它生于商代,命运坎坷。它长得非常俊美,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当之无愧成为青铜类的“老大”。他之所以为世人瞩目,除了他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外,更与他的一段浴火重生、失而复得的经历有关。

在1937年的春天,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村民姜景舒兄弟在形状颇似人耳的转耳仑山山腰挖土栽红薯时,一锄头下去挖到一块坚硬之物,二人以为是块石头,便没有继续深挖。第二年,兄弟俩再次挖土,当猛一锄头下去,“哐”的一声,从土里溅出一块锈铜片,他被发现了。姜景舒已于1997年去世,据说其在世时,经常给儿子姜运枚说起发现他的故事。

伴随他的出现,即引来了一场血雨腥风。黄材镇万利山货号老板最先得到他的消息,迅速以大洋400元出手,轻易将他购得,(实际上姜景舒只得到248块),并迅速秘密派人约长沙西牌楼怡风祥商号店主赵佑湘来黄材看宝。赵佑湘等人马上以1万元购下,并盘算着以更高的价格转卖。因担心运回长沙后争购者太多,无法应对,于是将他运到靖港镇某商号寄存,内定起价20万元,有买主要看看他,必须预交10万元才能一睹尊容。

民国时期已有文物不得走私出口的规定,当时的长沙县政府侦察得到这一信息后,为防止奸商贪利将宝物卖给外国人,立即派警员将赵佑湘拘捕问讯。长沙县保安特务队在靖港将他没收,并上交省政府。

他送到省政府后,曾一度置于湖南省省主席张治中办公室的几案上,后来送到省银行严密保管。1938年正值日寇进逼长沙,为躲避炮火,省政府和省银行于11月迁往沅陵。在当时烽火连天、长沙遭焚城之际,他也没了音信。

直到1952年,中南文化部来函追查他的下落。原来,当年四羊方尊在随省银行内迁,运往沅陵的路上,遭遇日机轰炸,已碎成二十余块。获悉该情况,文物部作出“抢救”的指示,于是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蔡季襄等人,从省银行仓库找到了放置在一木箱内他的碎片,并请到文物修复高手古玩修复专家张欣如,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将其成功修复,使他俊颜重现!

1954年随着湖南省博物馆成立,在第二年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将他移交至省博物馆收藏

1959年国庆10周年,他调往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从此就一直留藏在该馆。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他作为排名第三的十大传世国宝,曾多次出国展览,更作为中国文物的精华和古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作品编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各类教材。国家邮政部以他为图案,1964年发行了特种邮票,2009年又发行了邮资明信片。这些足以看出他地位的不平凡。

你知道他是谁了吗?----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排在四大镇馆之宝第一位的四羊方尊。尊是一种盛酒器,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认为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其工艺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一度被误以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精彩绝伦!为之叹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却在灯火阑珊处。每一个国宝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他也不例外。感叹他经历的颠簸流离,粉身碎骨,涅槃重生。其国宝青铜器之首的地位来之不易,当之无愧。我被他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厉害了,我的国。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