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 了解北京文化历史

2018-07-12 15:24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7月12日讯 近日,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IMG_0729

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师生参观首都博物馆。图为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等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按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安排,先分组参观,再集合听课。

第一组同学参观的是参观“老北京民俗展”。在博物馆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一间间不同的展室,展现在眼前的是老北京过年,结婚,祭天的风俗。听着馆里老师的娓娓道来,那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冰箱”仿佛把我们带到遥远的过去,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了解到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一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第二组同学走进《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通过博物馆老师的介绍,了解到了佛像艺术从印度传入我国后的两千多年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逐渐褪去了印度文化的色彩,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如南北朝佛像清羸飘逸,隋唐典雅端庄,宋代写实自然,明清浅显媚俗,显现出鲜明的时代和地域文化风貌。元代崇尚藏传佛教,推动了佛像艺术的发展。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宫廷造像融汉藏艺术于一体,寓意深远。清代宫廷制作的藏式佛像也开启了造像新风尚。

第三组同学参观的是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区位于2楼,主要是以北京出土的文物为线索,兼有很多的图片,讲述北京的历史。北京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文明的,是什么时候变成一个城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首都的?在这个展馆里都有提及。

分组参观后,博物馆老师引导同学们排队进入演播大厅,观看北京城市演进的历史片。之后老师和学生展开互动问答环节。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