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2日讯 近日,张各长中学组织初二的学生前往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
活动前,政教处为学生召开了行前安全教育会,提醒学生此次参观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学生们自己也做好了分组,并且把每个人的任务都分配了下去。
张各长中学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图为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随着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首先讲解员老师带着学生们去看了陶器的制作和其历史发展。展柜中,一个灰色的陶罐竟然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并且是国家一级文物!老师看到大家不敢置信的表情后,笑了笑说:“哎,你们可能不信,不过这的确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一万多年的历史。”
同学们到了“新石器时代”展厅。在这里,讲解员给大家区分了陶器和瓷器的不同:温度不同,用料不同,物理现象不同。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往往借助神灵之力解释神奇的自然现象,这也因此有了祭台等祭拜神灵的物品。
讲解员还为大家集体介绍了北京猿人的相关历史,首先介绍了北京猿人的由来:北京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中国的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大约在7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生活了近5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北京猿人的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075毫升。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157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1927年开始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六十九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北京猿人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科学依据。同时还为我们介绍了北京猿人与现在的北京人的区别与联系。
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在返校之后,学生们积极研讨,相互交流,完成了任务单,并写出了反思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