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8月6日讯 近日,门楼庄中学初二学生走进首都博物馆,领略北京地区人文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刚进馆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70万年前,住在周口店地区,依山傍水,使用着简单但凝聚着远古人们智慧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长达三十万年之久,生活简朴,但充满生息。
门楼庄中学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图为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随着社会的更迭,随社会跨入夏、商、周、春秋时期的青铜时代,站在北京房山出土的“兽面纹鼎”面前,主讲老师引领同学们认识、了解“兽面纹鼎”上的“云雷纹”地的细腻和“兽面纹”“凤鸟纹”主纹的瑰丽,认识了解到青铜器是古代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了解到古时社会等级分明,从礼器和食飨上揭示当年“上流社会”贪婪、腐化,痛恨当年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
在瓷器展厅,同学们席地而坐,认真聆听关于雍正和乾隆年间瓷器的器型、釉面、色彩变化知识、纹理特点、制作工艺、两代瓷器各自呈现出的特点介绍。身临其境般领略雍正帝在养心殿外筑窑开炉,烧制瓷器。瓷器上的花卉、虫鸟图案,都出自当朝知名画家之手,雍正帝亲自审阅后,再由工匠画上去烧制完成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初步学会区分雍正和乾隆瓷器,在展厅中感受雍正时期瓷器器型隽秀、优雅,纹理颜色柔和、秀丽,感受乾隆盛世的张扬、豪放,感受乾隆要做超迈千古之帝的气概。
这次历史课新颖生动,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在欣赏、羡慕先人们勇敢、伟大、智慧的同时,纷纷立志,要传承匠心精神,做睿智勤敏的国家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