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刘爷爷动情地对孩子们说:“这繁琐、沉重、紧张、复杂的28天集训,感谢你们与我一起度过,我好高兴……”
孩子们看着刘爷爷,眼里泛着光。
梁佳宇,开学就读小学三年级,手上拿着外语练习簿,跟着刘爷爷脚跟转。她说:“刘爷爷过段时间就走了,我很舍不得。”
邓玉婷和邓克宇两兄妹,一个小学四年级,一个初中二年级。妹妹上学期期末英语考95分,哥哥考120多分。两兄妹住在刘爷爷附近,天黑了也要跑去缠着问问题。邓克宇说:“刘爷爷哪里都好。”
刘爷爷放不下一个孩子,刘远闯。这孩子去年以优异成绩被桐梓一中录取,但整个高一期间每到英语课就睡觉。今年暑假,他慕名而来,在刘爷爷避暑地方租了一个床位,跟着学英语。
刘爷爷惊讶,这孩子为何英语字母都读不准?于是,带着他从不规则的动词表入手,反复引导诵读和背读……一周前,孩子要返校了,专程向刘爷爷话别,双手紧紧握住刘爷爷的手,说:“刘爷爷,我真的好感谢你,真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骆礼杭,下月就读高三,明年高考,是刘爷爷从2013年起在当地辅导的第一批孩子当中一个。她在给刘爷爷发的微信中写道:“谢谢刘爷爷厚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辜负您的心血……我也要成为您那样的人。”
他坚持“不拿群众一分一毫”
水井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头一次见刘爷爷,还是刘爷爷主动上门买蔬果打的照面。
后来,大家熟悉了,村民希望老人给孩子补习英语,老人欣然答应,但是提了一个条件:学费分文不收。这是水井村公开的秘密,当地人尊重刘爷爷的意思,一同默守这份情意。
“一个异地来我们这里避暑的老教授,为了我们的孩子操劳操心,我们怎么过意得去?”水井村利民五金店老板邓德云说,送上门的蔬果不要就罢了,随手抓几个李子也被刘爷爷退回来。
“饭不吃,水不喝。”“硬是丢礼物给他,他也要想办法还回来。”……村里搞养殖的家长、做装修的家长,经济条件好一些,都想多少掏点学费表心意。这事一提,刘爷爷差点冒了火。
“老刘这辈子没啥爱好,就是能教书,擅教书,教书才能让他快乐。”刘爷爷老伴李婆婆说,“老头倔得很,就是喜欢教书,你让他悠哉地玩都不行。”
后来,遇到村民送来的菜实在退不回去时,李婆婆就网购一些书、笔等送给孩子们。
“不拿群众一分一毫。”刘爷爷说。
昨日上午,记者听说有村民精心挑了一块肉送来,刘爷爷仍然没收。
“我收获了超越物质和虚名的满足感”
再过不久,刘爷爷就要回重庆了。明年、后年、大后年……如果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刘爷爷,他还会来吗?教室坐不下这么多孩子怎么办?刘爷爷的身体还能撑得住吗?关于这些问题,刘爷爷有些担心。但他相信,一切都会解决好。他一定会再来。“人的付出和回报是相互的。比如在这里,我收获了超越物质和虚名的满足感。”刘爷爷说,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塑造孩子的一生。他至今追求这个理想。
昨日中午,记者再一次打电话回访刘爷爷。他动情地说:“不瞒你说,这些孩子这些年没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