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的走进国博的青铜器展厅,一眼就看见了庄重而不失优雅的后母戊大方鼎。第一眼看到它,我就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体现的是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如此巨大的与众不同的鼎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青是它仅有的颜色,是什么让这巨大的鼎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保留着属于它的庄严?这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因为是祭祀所以鼎才会有着这种说不出的庄严吧。
你想不到的是它所遭到是经历。商朝时,后母戊鼎埋入了商朝的皇家墓园,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一带。1939年的春天,安阳五官村农民吴培文就在自家地里挖出了。
沉睡了3000年的后母戊鼎这件庞然大物出土后震惊了全村,也引来了不少商家,最早得知消息的是一位北京古董商,老话说无商不奸,这人是个典型,看到鼎身太大很难运往北京后,他先开价20万大洋,接着要求村民把大鼎锯开。老实的农民不疑有诈,钢锯大斧都用上了,然而砸了老半天只砸出几条细纹,这时村民们也醒悟了过来,这不会是个计吧,要是砸烂了他不买怎么办?砸烂了实在太可惜,吴培文下决心还是把它保护起来。但这时已有汉奸给日本人通风报信。于是他赶紧把鼎埋在自家马棚里,还在上面洒满了泔水。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直奔村子,把吴培文邻居家的马棚翻了个底朝天。鬼子后来又三番五次进村,还在村口架起了机关枪,但搜了好几轮也没找着。气急败坏的日本人对吴培文发起了“通缉”,为了避难,更是为了保护后母成鼎吴培文离开了村庄,过上了流浪的生活。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村里,挖出大鼎上交给国民政府。
这个简单却又惊心的故事却蕴含了人们对于祖国的热爱,愿意为了一个文物而不懈努力,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奋斗。是啊!后母戊鼎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几千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它的铸造,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技艺和巨大成就,同样它也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