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魏金伶,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魏金伶曾多次参加课堂教学、论文比赛,获得国家级、市级奖励7项,区级奖励14项。
用心呵护 关注“弱苗”成长
在魏金伶看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推崇的模范。在多彩的百花园中,魏金伶辛勤耕耘,用善良、慈爱、智慧浇灌每一朵小花,尤其关注“弱苗”的成长。
小新(化名)是魏金伶当班主任以来,接手的第一位特殊儿童——一位聋哑女孩。魏金伶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关照小新:让同学们捂着耳朵听老师讲话,同学们感受到了小新的不易;小新听不到老师留的作业,魏金伶就和家长利用“家校互动本”联系,6年下来,“家校互动本”已是厚厚的几沓。
魏金伶发现小新虽然听不见声音,但有惊人的观察力,上课时,小新的眼睛从不离开魏金伶的嘴——她在读“唇语”!为此,每当讲到重要的地方,魏金伶都会放慢速度,对着小新张大嘴巴重复一遍。终于,有一天,小新开口说出了“老师好”。6年后,小新能完全看懂魏金伶所有“唇语”的意思,顺利毕业升入了中学。
师魂育人 春风化雨细无声
魏金伶在班级管理中一直遵循“三先”“三不”“三允许”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进入教室前先准备笑脸;批评教育学生时先压住火气。在处理班内事情时,不夸大缩小,不姑息株连,不做不负责任的“瞎说乱说”。在班内,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说“不”;允许学生提意见。同学们在这样的大熔炉里受到感染,他们中间有红领巾奖章获得者,有成绩优异的阅读达人,;还有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孝心好少年。
魏金伶还是位敏锐的观察者,她周密地观察每一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心态。小民(化名)曾是个性格内向、做事胆怯的学生。虽然他有着极强的绘画天赋,但他却很少提起。为此,魏金伶采取很多方法,帮助小民在宽松的环境中建立自信心。
魏金伶先是不经意地与小民聊天,让他介绍自己的画。接着,魏金伶又特意安排小民做小干部,鼓励小民参加各项书法绘画比赛。后来,小民获得了金奖,他为了迎接奥运创作的“百马图”轰动了全区。每当这时,小民会自豪地说:“我最崇拜的人就是魏老师……”
勇挑大梁 做学科教学引领者
多年来,魏金伶一直担任年级组长工作,担负着全年级各学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了不影响给学生上课,魏金伶的很多教研工作都是在下班后加班完成的。蹒跚走过,一路艰辛。在高效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引领下,魏金伶和老师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怀柔三小课堂教学的“六步”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魏金伶始终把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自己每节课的最低目标,日复一日,平凡、扎实的课堂中,她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引导者,更是他们的欣赏者,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如今,魏金伶虽然已不再是青年,但她依然初衷不改,为了当年的承诺,无悔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