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为什么“熊孩子”闯祸不断?

2018-09-03 16:13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为什么“熊孩子”闯祸不断?

“熊孩子”几乎成了社会话题:“在肯德基对着正爬上滑梯的陌生小孩一脚踢踹、背后猛推怀孕的孕妇、将2岁的小女孩引上屋顶导致其坠楼身亡……一起起“熊孩子”事件背后,人们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孩童的顽皮,甚至会因他们“邪恶”的行为倒吸一口凉气。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中科源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黄臻在谈及如何避免“熊孩子”的养成时提到,一周前还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高铁占座男”就是长大了的“熊孩子”。家长无原则的宠溺,不仅让孩子小时候成为不懂规则没有教养的人,家长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孩子也会效仿,在成年后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事件

今年7月7日,一位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在河南平顶山市中兴路的肯德基店内用餐,吃完饭后小男孩在儿童乐园滑梯玩耍时,遭到滑梯上一陌生男孩一脚踢踹。小男孩当即从一米多高的滑梯上胳膊朝地摔了下去,胳膊当场骨折。肇事孩子的家长见此情况,立刻抱起自家小孩离开了现场。

今年6月17日,合肥一女子在火锅店就餐,和朋友拍照时,不慎被牙签扎伤臀部。餐厅监控录像显示,牙签疑为此前在该处就餐的一个小男孩“恶作剧”插在沙发上的。小男孩把一根根牙签扎到皮质沙发内,坐垫回弹,牙签就被隐藏在了垫子中。

今年3月,网上疯传一个女孩的亲身经历:亲戚家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熊孩子,从背后对着怀孕四个月的嫂子猛推了一把,然后满不在乎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去年7月3日,一个小女孩2岁的生命在长沙瑞都华庭小区戛然而止,原因也是“熊孩子”的恶作剧。2岁的小姑娘被一起玩耍的5岁小男孩独自关进电梯带到18楼,因顶楼护栏年久失修,小姑娘一脚踩空,从18楼坠楼身亡。

“他还是个孩子。”事实证明,如果家长始终用这样的理由一次次去解读“熊孩子”的行为,没有及时、正确的纠正和引导,最终的结果会是血的教训。

分析

“熊孩子通常缺乏同理心”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中科源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黄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熊孩子”通常分为两种:

一类“熊孩子”只是无知、调皮。像火锅店往椅子上插牙签的那个小男孩,如果他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他就可能属于此类;还有那个将2岁小姑娘关进电梯带到楼顶导致小姑娘坠亡的孩子,如果他并没有预料到后果如此严重和不可挽回,也可能属于此类。

另外一类情况更严重,即自身具有“反社会人格”。黄臻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不仅是后天因素的作用,先天遗传因素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一类“熊孩子”不是简单的教育就可以引导和纠正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甚至精神科医生干预治疗。

大部分“熊孩子”应该都是属于第一种情况。由于没有建立规则意识,缺乏社会情绪能力教育,以至于这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感受,无法换位思考。这一类孩子需要适时、适当的教育和纠正。

溯源

“最好的礼仪教养在于家庭

然而,大多数让人避之不及的“熊孩子”背后,一定会有熊家长在保驾护航。就像前一阵发生的“上海迪士尼摸臀”事件:7月14日,上海迪士尼游乐园凡迭戈剧院门口,看完表演散场,一位年轻女子被一个8岁小男孩可能是不小心摸了屁股。女子说了男孩几句,结果被男孩的三位家长推搡辱骂。后经报警处理,小男孩家长赔偿年轻女孩1000元,双方才达成谅解。

对此,黄臻指出,从社交礼仪教育的角度看:最好的礼仪教养在于家庭。正是由于生活中家长没有给孩子们介绍礼仪规则,当出现问题时,又把孩子的无礼举动归因于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自然会好。这样无原则的宠溺,不仅让孩子小时候成为不懂规则没有教养的人,家长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孩子也会效仿,在成年后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就像一周前还处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高铁占座男”,就是长大了的“熊孩子”。黄臻分析说,其行为呈现的是典型的高学历利己主义者:缺乏同理心,只顾自己舒服,不顾及他人感受,甚至漠视规则,耍无赖。“试想,如果他在小时候无理取闹时家长及时出面纠正他的行为思想,那么他的道德观念也不至于如此扭曲。”

对策

不论孩子多大 只要犯错家长都应零容忍

每一次“熊孩子”事件之后,舆论中总会有这样一种声音出现:他们还是孩子,成年人当然应该多包容。

今年4月27日,四川遂宁,一名7岁男孩在公交车上三次用脚去踢一名陌生男乘客的手,忍无可忍的男乘客突然暴起将小孩摔在地上,并朝着头部连踹了3脚。庆幸的是孩子没有什么大碍,后该名男乘客被当地警方处以治安拘留15日,并处罚款。

对此,黄臻分析指出,包容力是一种可贵的社会情绪能力,但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普通人通常能做到的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攻击我,我就报复你。”而作为孩子家长也没有权利去强迫别人包容自己的孩子。

公交车上暴打“熊孩子”的这名男子,就属于情绪控制能力和心理韧性都比较差的类型,以至于产生了过激反应。在此事件中,“熊孩子”、“熊孩子”的家长以及男乘客都有过错。

黄臻表示,当男子反应过激时,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道歉。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若家长及时出面致歉安抚男子情绪,主动承担全部责任,自己的孩子可能也会免受皮肉之苦。

“无论孩子处于任何年龄阶段,家长在孩子犯错后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行为零容忍。”这是避免养出“熊孩子”的关键。

黄臻进一步解释,所谓理解就是理解孩子只是出于无知的淘气,并不是有意害人,孩子如果知道后果的话会感到内疚;而零容忍则是指对孩子给他人带来困扰的破坏性行为不容忍,及时制止和纠正,并要让孩子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是心理方面的内疚还是行动方面的主动道歉。

黄臻很想告诉家长们,不当行为只是意味着孩子有成长的需要,不是什么丢脸的丑事。所以,当孩子的不当行为第一次出现时,就是家长或老师应该教育并帮助他们成长的最佳时机,一秒钟都耽误不得。相反,如果家长一心“护短”,就让孩子损失了一次学习明辨是非、受人欢迎的机会。

示范

“孩子做错事

要勇于承担责任”

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识,遇到事情时则要多问问孩子别人的感受。

而一旦“熊孩子”闯了祸,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并让孩子担起责任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像肯德基抱着儿子飞快逃离的那个妈妈,错误的示范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这些品质的培养,父母作为榜样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黄臻说,当家长在孩子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时,孩子会目睹家长是在代其受过。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孩子可以体会到做错事的后果,另一方面孩子也会更愿意跟家长合作,回到家后,家长的纠正和引导也会更为顺畅。

黄臻还提到规则意识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帮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自己判断正误。“一个小孩不会自动成长为教养良好、受人欢迎的社会成员。很多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在补习班上大把花钱、花时间,然而如果没有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做事有原则、有责任心,那么他们学习再多语数外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的生活将因此布满荆棘。”

支招

假如遭遇熊孩子

我们该怎么做?

“上海迪士尼摸臀”事件中的小男孩可能是无心之失。假设他是有意为之,作为受到“熊孩子”侵犯的“受害者”,就像那个被摸臀的“小姐姐”,该如何处理?

“如果有一摊垃圾挡在路中间,你会选择绕开它避而远之,还是非要把它彻底清理干净不可?”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前者。在黄臻看来,哪怕是“熊孩子”的“受害者”,都不要把自己放到一个教育者的位置上,“因为我们没有义务和权力去教育别人家的孩子。”

即使他摊在路中间影响了你,甚至侵犯了你,避而远之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在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以及他处于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采取最小风险原则:假设对方甚至对方的父母是反社会人格,首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去评估自己的责任与能力后,再采取相应行动。”黄臻如是说。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