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高校分宿舍 不只靠“缘分”

2018-09-03 16:17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高校分宿舍 不只靠“缘分”

各地高校陆续进入开学季,对不少新生来说,结识室友将是一件充满期待又心怀忐忑的事。在以往随机分配为主的模式下,能否遇到心仪室友,多半只能靠“缘分”。不过,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尝试打破这一传统,将“室友选择权”交给学生,抑或采用大数据推荐算法为新生匹配室友。

自选

加微信后旁敲侧击

在闲聊中找到合拍的人

尽管距离报到还有段时间,但中国传媒大学研一新生肖雨(化名)已经早早跟自己的准室友建起了宿舍微信群。今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后勤综合服务网向全日制脱产类博士、硕士、本科新生开放新生选房系统,而她正是在此期间跟其他三位准室友同时选好了宿舍房间号和床位。

从2016年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已经连续第三年推出这样的系统。据学校新闻网报道,去年的自助选房堪称“秒杀”。经过新生数据整理、房源分配、模拟选房等准备工作,8月18日上午9点,系统正式开放。仅仅5分钟,选房人数便多达2000人。一小时后,已有3258人成功选择了宿舍床位。截至8月18日13点20分,有住宿需求的3966名新生中,已有3564人完成了选择。

而今年,选房“大战”同样如火如荼。“正式选房之前,公号就有推送消息,我们考完研建起的新生群里也在转,大家基本都在模拟选房阶段找好了室友。”作为外地考来的学生,肖雨并没有太多渠道提前认识未来的同学,之前的复试几乎成了彼此之间仅有的接触机会,“我加了好几个人的微信,但也不能上来就问对方一堆信息,然后再像买东西一样挑挑拣拣,那样会弄得很尴尬。有些细节还是得靠旁敲侧击,在闲聊中慢慢了解对方的性格、爱好和作息习惯,尽量找到各方面都比较合拍的人。”

一番摸底权衡后,肖雨选好了自己的理想室友。幸运的是,对方也都欣然接受了她的邀请,“从性格上来说,感觉她们都是比较温柔乖巧的,不是那种太闹腾或者太强势的,而且有的是跟我一样本科在南京上学,有共同语言,还有的是跟我一样喜欢摄影或旅游,以后可以结伴出去。”

对肖雨来说,这样的憧憬在本科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宿舍是学校事先分好的,根本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室友,纯属碰运气。”而肖雨的运气并不算好,“住在一起以后,发现室友都喜欢宅在屋里,整天拉着窗帘追剧或者玩游戏,而我喜欢出去活动。生活习惯上差异也很大,有人晚上总要打电话到很晚,还有的习惯把空调温度开很低。”后来,肖雨不得不找到辅导员,软磨硬泡之下,才总算换了宿舍,“相比之下,现在这种方式人性化一些,至少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实上,将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做法并非仅此一例,华中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等多所高校都在近年来相继推出了类似的寝室自选系统,允许学生通过贴吧、微信等不同方式来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室友。

调查

利用大数据推荐算法

匹配到志趣相投的室友

与“自选”不同,也有一些高校在尝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结果来为新生找到匹配度更高的室友。

今年8月10日,随着中国人民大学“微人大”迎新通道的开通,由学校后勤集团发布的新生住宿习惯调查也连续第四年同步上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问卷内容涉及作息情况等九类问题,截至9月1日,共有7105名新生填写。后勤集团国内公寓部会将调查结果发至各学院,作为新生床位分配时的参考数据。

而在南京大学,相关调查的结果还通过大数据推荐算法实现了室友自动匹配。据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的郭亚敏老师介绍,8月3日到10日,学校在迎新网的新生须知页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试点实施新生宿舍分配优化方案的情况说明》,并提供了问卷入口,新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短短一天时间,就有超过一半学生填了问卷,总共下来有八成学生参与调查。”

作为去年试运行的升级版,郭亚敏表示,今年从问卷设计和技术手段上都有改进。“去年我们只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大数据加以分配,其他学生仍然按照传统方法随机分配。学期结束前,我们对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跟踪测试。”郭亚敏欣喜地发现,用大数据分配的学生,宿舍满意度比随机分配的学生高出10个百分点,“具体用哪些问题来衡量,不应该是我们拍脑袋决定,而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老生的反馈,来判断哪些问题有必要增加到新生的调查中。”

郭亚敏告诉记者,经过补充,今年的问卷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生活习惯,包括睡觉时间、起床时间、空调使用习惯等;二是卫生习惯,包括多久清理一次桌椅、什么时候洗澡等;三是性格方面,比如是否愿意帮室友拿快递,是否介意室友用你的肥皂或洗衣液等;四是兴趣爱好,这是今年刚加进去的,也是难点所在。”

在问卷设计之初,郭亚敏也曾纠结于如何将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加以匹配,“这种情况更适合采用‘隐语义模型’,也就是类似于网易云音乐给出的推荐歌单,可以通过你听过的歌,和其他听过这首歌的人喜欢听的歌,来找到你可能喜欢的歌。同样道理,我们也能利用大数据推荐算法对新生填写的兴趣爱好加以分析,找到潜在关联,尽可能为他们匹配到志趣相投的室友。”

观点

不追求无限优化下去

而要把握好一个“度”

“目前,一些高校能够在宿舍分配上主动打破传统方式,积极尝试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或者开展相关调查,将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其中,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的表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校可以在宿舍分配上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优化改进,作用毕竟有限,不可能达到完全理想化的效果。

对此,2016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林晓(化名)颇有感触。“虽然说是自选,但事先很难对别人了解那么多,刚开始都会很客气,真正的矛盾往往是在日后相处中产生的。”凭借着复试时的一面之交,林晓为自己选了室友,但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后来还是换宿舍了。这种方式的确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但没办法保证如愿,毕竟选室友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很难有绝对完美的方案。”

郭亚敏同样坦言,即使学校不断努力优化宿舍分配方案,但不可能因此彻底杜绝宿舍矛盾,“对于我们的做法,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做会导致宿舍同质化,剥夺了学生差异化、多样化交友的权利,还有人担心,经常熬夜或打游戏的学生会被分到一起,对学生发展不利。”郭亚敏表示,方案推行前,已经在这些方面有所考虑,“我们的问卷涉及二十多个问题,并且权重是相当的,也就是说,将会从这么多维度综合分析,并不会把某一个点作为依据。有学生向我们反馈,说发现跟室友睡觉时间不一致,可见匹配不是简单按作息来操作,而是综合其他很多方面,比如他们在卫生习惯、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等多方面都比较相似。”

在郭亚敏看来,大数据技术只是外在方法,关键在于内在理念,“我们不是要追求把这件事无限优化下去,而要把握好一个‘度’。我们所追求的,也不是让学生同质化,而是尽可能避免把差异过大的学生放在一起。毕竟,很多学生之前从来没有过宿舍生活的经历,我们希望大学能够成为他们从家庭到社会的一个温和过渡期,让他们在适度的环境中得到历练。”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