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插上科学的翅膀
一转眼的功夫金东在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岗位已经坚守了29个春秋。
金东的故事要从今年暑假讲起。那是高考录取结果公布后的一天,已经毕业多年的辰辰和他的妈妈来到了幼儿园看望老师们。一看到金东辰辰妈妈就亲热的说:“金老师,今年辰辰高中毕业,顺利地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大学,您看这是录取通知书。还有这是辰辰参加北京市青少年航模比赛一等奖的证书。金东们是来向您来报喜的!”听了妈妈的话,辰辰有些腼腆地说道:“金老师,您还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您带着玩科学游戏吗?金东从那时候开始就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这种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
听了辰辰的话,金东回想起16年前的情景。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记得当时金东正准备给班上两只蜗牛洗澡,却突然发现其中一只蜗牛的肚子下面拖着一节长长的蓝色大便。蜗牛为什么会拉蓝色的大便呢?这让金东和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一旁的辰辰好奇地指着自然角对金东说:“老师,您看画怎么破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孩子们记录自然角变化的纸出现了很多不规则的大洞。莫非蜗牛是趁着周末班上没人的时候,爬到了墙上把孩子们的画给吃了,之后又悄悄地爬回到盒子,因此才会拉出蓝色的大便?那一周,金东和辰辰还有许多孩子对蜗牛的行踪进行了观察,果然两只蜗牛趁着金东们不在肆无忌惮地吃起墙上的纸。很快自然角中的画被蜗牛吃得千疮百孔,接下来它们又拉出了绿色、黑色的大便。为什么蜗牛喜欢吃墙上的纸呢?这让辰辰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再次驱使着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寻找其中的奥秘。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咨询,终于发现:原来蜗牛喜欢吃植物纤维,而在孩子们的图画纸中,它们找到了喜欢的植物纤维,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蜗牛为什么会排蓝色大便的原因了。自从“小蜗牛”事件后,辰辰和其他小朋友们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大大提升,他们一起在雨后观察钻出泥土的蚯蚓,一起寻找藏在幼儿园迷宫里的小壁虎,一起悄悄注视会变颜色的巴西龟。一次次耐心的观察,一个个小小的发现让辰辰和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感受着发现的快乐。善于观察和发现是培养孩子探究精神的基础,是具备探究精神的核心。就这样带着一双双慧眼一起观察植物的变化、一起发现动物的秘密,一起做实验,一起探究科学现象。每每这个时候辰辰总是很崇拜地感叹着:“金老师,我们身边怎么有这么多有趣的现象啊!”。正是看到了孩子这着迷的眼神,激励着金东和孩子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金东和孩子们尝试开展了“小火箭上天”、“物体是如何下落的”,“有趣的膨胀”、“好玩的三脚架”、“甜甜的河水”……这些好玩的、操作性很强的科学游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为此,金东在班级活动室里还增加了一个“科学探究角”。孩子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者一些科学现象作为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共同寻找答案。在科学领域中的不断探索也逐渐让自己对科学探索领域有了新的起色。
尊重发展需要,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轨迹成长,这无疑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事。辰辰的故事使金东深深意识到:作为继家长之后的第二位启蒙老师,帮助他们从小插上科学的翅膀,就是在孩子们幼小心田里播撒科学的种子。因为幼儿心理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探索欲、表现欲最强的阶段,作为教师应积极抓住这个良机对孩子引导启发,孩子将终身受益。
金东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市级示范园,用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造就教师创新意识已成为金东园的特色。2012年金东参加了区研修学院组织的“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活动,并申报了课题《大班科学区开放性游戏的研究》,课题着重针对大班在科学区如何投放开放性的游戏材料开展研究。在研究课题过程中作为课题负责人金东要求自己要勇挑重担、善于和课题组老师们合作。为了更好的梳理对某一科学现象的理解,在材料上更好的体现开放性,下班后金东和课题组成员李环老师一起分析材料,设计表格,再用筛选法选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现象,然后将这些科学现象以活动材料的形式投放到活动区中。这个过程痛并快乐,当研究遇到瓶颈时,金东们面面相对,冥思苦想;当意见不统一时,金东们会激烈地争辩各自的理由;当出现奇思妙想时,金东们会为自己的小智慧而欣喜。转眼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个过程中金东们先后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积累了科研案例20余个,针对课题书写了反思40余篇、论文6篇。在课题研究的修炼中李环老师不仅在专业水平上不断提升,而且在政治思想上也有了突出的表现,光荣的迈进了党组织的大门并被评为了区级骨干教师。金东想在这看似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中作为党员同样需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神,在实践工作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从教28年的经历中令金东难忘是金东曾经有过三次到祖国边陲新疆和田支教的经历,三次援疆印象最深的是二次支教的经历。那年金东的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就要登上飞机,一个月后才能重返家园。孩子究竟能被哪所大学录取呢?作为母亲忐忑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看看手中的机票,又不允许金东有太多的犹豫。金东想作为党员要有大局意识,面对困难更不能退缩,当国家需要金东的时候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这是一名党员的政治品格。孩子已经成人了,有些事情就要学着担当,不妨就给孩子学会担当的空间吧。带着这种想法金东毅然登上了飞机。
在这次支教的日子里,金东看到最多的是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听到最多的是一句句“老师,金东爱你”的话语,感受到的是和田人的淳朴、友好与善良。上课口渴时一瓶矿泉水会悄悄放在讲台桌上;下课后很多学员拿出自己家里的大枣儿请老师品尝。师生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延续从开始时的拘谨、不好意思到后来的亲近愉快。小火箭是怎么升上天的?电话能听见声音是什么原理?陀螺转起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个小游戏引领着维族学员们走进了科学的大门。在那里金东用生动的游戏、互动的上课形式、帮助学员们渐渐喜欢上科学活动,也帮助他们在动手活动中了解了科学活动的形式以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希尔”是班上一位特别活泼的维族小伙子。下课了,他悄悄找到金东说:“你好,老师。参加这次学习本来我是想签个到就跑出去玩,但是您的课上的特别有意思,我就留下来了。”希尔简单而淳朴的话语令金东欣喜若狂,因为金东知道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了。在三次支教中金东都承担了科学领域的教学任务,并得到了市区级领导的好评。援疆,让金东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这经历不仅是一份光荣,更是争做合格党员的具体体现。这些都是金东的宝贵经历,金东一定会好好珍藏。
走过29个春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但金东想他们不只是孩子,更是希望,是未来中国兴旺强大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谈到面向未来,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和问题的能力,关乎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之智,始于发现,成于探究,如果孩子都具有善于发现和探究的科学品质,那孩子就是插上了科学的翅膀。